【本報訊】颱風妮妲吹襲下香港昨晚改掛「8號波」,惟60多公里以外的澳門整晚只掛「3號波」,大批居民須冒暴風雨上班,有網民指氣象局數據顯示澳門多處風速達懸掛8號風球標準,當局卻拒掛8號波,稱「香港有李氏力場,澳門也有賭牆」,氣象局局長馮瑞權則堅稱澳門整體風速未達8號風球級別,但承認兩處監測站平均風速曾超越8號風球底線。
《蘋果》接獲大批澳門居民反映,不滿澳門當局遲遲未掛8號風球。澳門網媒《愛瞞日報》在facebook指,鄰近珠海和香港早已發佈颱風紅色預警和8號風球,澳門市民卻要冒雨上班,不少人致電電台和氣象局投訴,更稱香港有「李氏力場」,澳門也有「賭牆」,質疑當局的決定與賭場利益有關。
有網民轉載氣象局截圖顯示昨早8時西灣大橋及嘉樂庇總督大橋錄得平均風速達每小時69.5及73.4公里,較8號風球最低標準的63公里高;有網民引述氣象局前線員工稱「局方測出的數據足以改掛8號風球,但遺憾仲未收到上級通知」。
掛風球準則無公開
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局長馮瑞權召開記者會解畫,指全澳監測站平均錄得40多公里最高風速,僅西灣大橋及嘉樂庇總督大橋於清晨錄得每小時平均風速67及65公里,超越懸掛8號風球最低要求,但只屬個別情況,而友誼大樓一處監測站因停電無法偵測到數據。他拒就事件道歉,強調決策過程無受任何高層壓力,亦不會考慮賭場生意是否受影響。
本港地下天文台台長方志剛稱,根據氣象局截圖顯示西灣大橋於清晨5至8時多大部份時間平均風速處於63至80公里,嘉樂庇總督大橋於7至8時多平均風亦維持在63至80公里,達8號風球標準,他料友誼大樓風速亦相若,惟澳門一向無公開掛8號風球準則,無從考究做法是否有誤,但嘉樂庇大橋每日都有市民過橋上班,風速之高定會造成危險。
■記者鍾雅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