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只是場記者會。當日,在里奧傳媒中心內,沒有奧運明星、沒有香港隊、甚至沒有任何亞洲元素。然而,這是場讓人看到絕望與希望、聽到啜泣與掌聲、嗅到戰爭之可怕,真正感受到曼德拉名言「體育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的記者會。這是奧運120年歷史以來,首支難民奧運隊的首場記者會。
台上有位來自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他,讓我留下深刻印象。24歲,髮型好像荷蘭球王古列治,講法文,大情大性,說話手舞足蹈。那一年,他九歲,內戰爆發,逃難期間與家人失聯,孤身在森林捱了八日後得救,被送往首都金沙蕯孤兒院。那兒,他遇上柔道:「體育改造了我的生命,我無父母、無書讀,但我從柔道學到很多,如果我不是運動員,我就不會在這裏(開始激動),你們也不會注意我(手舞足蹈)……下省一萬字……」
參與奧運是夢想
他的激動攝走了我的靈魂。直覺告訴我,此刻,他很想念家人。回魂後,我問了記者會最後一條問題:既然全球電視台都在這裏,請問,你有甚麼想跟失散多年的家人說?現流落巴西、將代表難民隊出戰奧運的他深呼吸後說:「我有兩個兄弟……失散多年,我不知道他們的樣子(輕擦眼淚)……(直望鏡頭)如果你在電視看到我,你就知道你的兄弟現時在巴西……alive and well。」話音未落,他已伏在桌上哭成淚人。他的名字,叫Popole Misenga。
參與奧運,是每位運動員不應被奪去的夢想,無論是難民或庶民。無論你怎看難民,「首先他們是沒有選擇」,聯合國難民署當地代表Isabela Mazao說。
陳恩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