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張志剛,今天可還會有人承認是梁粉,甚至以此為榮?
兩曾各自宣佈會「徇眾要求」考慮參選,未來幾個月將可主導甚至控制整個特首競選的輿論與選情。一眾梁粉若不急起直追,任由支持任何一曾的聲音與人數累積擴散,梁振英的選戰便更舉步維艱。
兩曾比梁振英更易得人心,是因為可自由地多說人話,不會過份自誇和只求自己的益處。例如曾鈺成標榜的「讓賢」和曾俊華的「候命」,即與梁振英的「建制派9月不論勝敗,都會對我有利,仍要我主持大局」的態度形成強烈對比。
回顧5年前的選戰,唐英年的支持者粒粒皆星,梁振英雖然處心積慮苦心經營多年,但聲勢遠遠不及,幸好香港人喜好鋤強扶弱,不少專業人士願意無條件幫助梁振英準備政綱及安排落區親民,令梁氏的知名度及民望能逐步攀升,直到唐宮事件曝光,即入無人之境。
昔日的真正梁粉,今天還有多少人會公開支持梁振英?強如陳啟宗,今天也不敢正面瞓身推介梁振英,只敢說多人參選也不會影響梁振英連任,而梁在任內的最大政績是增加土地供應,令房地產20多年來首次受控,「看不到有第二個人可以做到」!
兩曾對梁不滿達勢不兩立
不論是兩曾或任何標榜ABC的候選人,其支持者日後定會排眾而出,因為最易在傳媒及公開場合把梁振英給比下去,反之梁粉之中,除了隨傳隨到的街頭戰士,其他人面較廣、實力較強及質素較高的多會選擇在幕後出錢出力,但未必會出面出聲,以免成眾矢之的。
另一個同樣備受考驗的「梁粉」來源,是下屆特區政府的問責團隊人選。如果只得梁振英參選,他仍可以在有意留任的現屆班子中任意挑選,但倘若兩曾加入戰圈,梁振英能否說服有足夠公信力及民望的現任高官繼續支持,難度肯定會比沒有兩曾競爭的處境為高。林鄭月娥曾公開指出,特首候選人若能事前組成管治班子,對日後施政大有裨益,如果說法為中央接受,梁振英連任的如意算盤將更難打響。
自我期許是梁粉、瞓身支持梁振英連任的有識之士,今天要冒的風險肯定比5年前高,因為他們必須表態信任梁振英的個人操守(其中最大的質疑是UGL的5,000萬免稅報酬),必須認同梁振英的盲目愛國主義(最新的例子是確認書的簽署),以及支持梁振英與其團隊的相互合作;前兩者還可以「疑中留情」,靜觀日後事件的最新發展,但單看兩位曾先生近日就參選特首一事上的發言和動機,我們即可看到兩人對梁振英的不滿和憂心,經已達至勢不兩立的程度。
梁粉對其他競爭對手的批評(例如指曾俊華為守財奴),對梁振英的選情弊多於利,所以梁粉多不敢正面提出,以免再為梁添煩添亂,給對方更多機會造勢上位。梁粉唯一最安全的「保皇」方法,是盡量誇大及定性香港目前的困局,一方面呼籲港人看清楚問題的根源,非由梁振英一人一手造成,另一方面為梁振英的新政綱鋪路,讓香港人能透過梁振英對香港重拾信心;此外若能借助外部勢力,塑造中央對其他候選人全不放心或支持的印象,梁振英還會有一線機會連任,否則單看本港的民意,以梁粉以至梁振英今天的形勢與實力,是不易殺出重圍的。
周信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