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實測泥鯭的app 等足一日無人理

記者實測泥鯭的app 等足一日無人理

相信不少人都坐過「泥鯭的」,但大多局限在深宵時份,上車位置亦只有幾個「站頭」。3位80後青年幾個月前推出「同路人」手機應用程式,方便市民輕鬆找到「同路人」夾錢坐「泥鯭的」。可惜,程式面世3個多月以來只有100多次成功配對。記者最近實測過亦發現結果差強人意,花了一晚時間都未能配對成功。創辦人表示,未來會推出重大更新,讓用戶更容易找到合適的路線。

記者 馬文軒

「同路人」用戶只要先設定的士行程的起點和終點,再決定開始時間,若有其他用戶覺得合適就可加入行程,愈多人一起乘坐價錢愈便宜。設定中更有只限「全女班」的貼心設計,讓夜歸的女性更有安全保障。

記者上周一晚上8時預先訂定翌日早上7點15分由荃灣到將軍澳的行程,但直至早上都無「同路人」加入,行程告吹。記者上周三再嘗試,成功加入了乘客黃小姐早上9時由黃大仙前往荃灣西的行程,並透過程式內聊天功能,順利和黃小姐見面一起電召的士到場。

黃小姐向記者透露曾嘗試開設約10個行程,但成功配對只得4、5次,認為出行時間若非上班繁忙時間,根本難有機會找到人一起坐車。對於程式的「全女班」功能,她反指只會增加找到「同路人」的難度,加上光天化日乘搭並不太擔心安全。

「同路人」創辦人之一周嘉俊表示,程式啟用約3個多月,總用戶人數約有1,000多人,估計每天活躍用戶最多也只有幾百個,「你諗諗,時間、地點、由邊度到邊度都要配合到係好難,例如你返工,有人返8點,有人返7點,又住唔同地方,所以配合唔到O既機會好高」。他透露目前真正能成行的行程只有100多次,但未有灰心,更計劃在月內更新程式,提升客人的安全性、配對會更方便,但不肯透露詳情,他相信未來用戶人數愈多,成行的機會愈大。

律師黃國桐表示,市民「夾錢坐的士」而又按錶收費不算違法,但如果遇到的士司機主動吸引客人「坐泥鯭」,又或者不按的士咪錶收費的話則屬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