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及選管會透過選舉主任否決新一屆立法會選舉個別參選人的資格,這是明顯不合理兼且有違法之嫌的做法,雖然政府最終這樣做其實也不令人感到意外。
打從選管會突然公佈那確認書,已經可估計到北京給予特區政府不少壓力。這個窩囊的特區政府,從來不會站在港人的本位來捍衞一國兩制、不會捍衞香港社會的價值及生活方式。在梁振英領導下,甚至可能樂於做這樣的政治打手。特區政府可能也不會介意透過此一着,違法地擴大政府的公權力,侵蝕市民的基本政治權利。
香港市民必須認清事實,這一次受到損害的不獨是個別被否決資格的參選人,特區政府越俎代庖,在選舉開始之前透過不公正的政治手段,剝奪的不只是個別候選人的參選權,同時也剝奪了選民作出選擇的權利。
筆者仍然相信,支持港獨的只是極少數,也只是因政治挫敗感及無力感而形成的心理投射。應對港獨思潮最王道的方法,不是否定,不是埋首沙堆,也不是政治打壓,而是疏導。中央政府及特區政府應該端正處理香港事務時的主子心態,要信守政府的承諾,要讓香港人看到希望,也要如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所言,把一國兩制搞到充滿吸引力,令香港人相信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是香港的最佳選擇。除此之外,所有旁門左道的做法,效果只會適得其反。
民主選舉過程正是讓選民透過選票釐清哪一些才是社會最逼切的議題,也可呈現哪一些意念才是主流。搞到這個田地,支持也好,反對也好,在中央政府長期錯誤的對港政策之下,港獨議題已經成為客觀存在的政治理念。要證明這只是極少數人的訴求,最有說服力的方法是讓市民透過立法會選舉表態。如果真心相信港獨主張只代表極少數人,透過選舉正好驗證這一點,也透過這個極有可能出現的結果,確立一國兩制的正當性及認受性。這起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息爭議,讓社會在一段時間之內集中精力處理其他得到確認的問題和訴求。
現在以這種方法把港獨議題在選舉過程中壓下去,當權者可能會沾沾自喜,但實際上卻甚麼問題都解決不了。港獨議題被排除於政治理念作正常比拼的過程之中,不但不可能平息爭議,只是把港獨訴求繼續模糊化,干擾其他更重要的政治討論之餘,還為這個議題擴闊了繼續發酵及壯大的空間。
鼓勵社會弄虛作假
政府這次以強權剝奪個別參選人的政治權利,除了逞一時之快外,對香港社會制度的健康發展也毫無好處,反而進一步破壞了香港原本已是千瘡百孔的選舉制度,令市民更懷疑選舉的公平性及公信力。政府擺明車馬要以極端手段侵蝕市民的政治權利,只會進一步加深政府與市民的對立。這對推動社會和解有甚麼好處?
政治審查從來都不會達到其目的,只會鼓勵整個社會弄虛作假。大陸在文革時代,不也是要人人政治過關嗎?結果只是造成一個把說假話變成正常及順理成章的社會,也令整個社會充滿了不信任。流毒至今,造假已經成為中國大陸社會中最嚴峻的問題。現在選舉主任要求個別參選人作進一步的說明,結果是有人被迫公開地講了一大堆違心的說話,誰都看得出他所說孰真孰假。當權者是否認為政府最大的責任只是逼人自認契弟,而不是盡可能讓參選者向社會呈現其目標與真正的意圖?政府逞一時之威,尋一時之快,結果是令社會的政治文化及政治倫理進一步敗壞。這樣的政治審查,長遠而言對誰都沒有好處。
鍾劍華
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