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在施政報告中炮轟港大《學苑》有關民族自決、香港民族論的「錯誤主張」後,梁振英反港獨的聲調越來越高、措施越來越強硬,甚至不惜剝奪市民的被選舉權和選舉權,堪稱是聞獨色變、反獨成性。但是,香港主權獨立或民族獨立的意識、思潮並未因此受到遏制,反而有蔓延及強化趨勢,真正受到壓制的是選管會等法定機構、執法機構的獨立性。這些機構的獨立性,構成香港社會有序運作的基礎,曾令市民引以為榮,但在梁振英治下,一座座豐碑正轟然倒塌或瀕臨倒塌。
廉署監警會獨立性受質疑
「香港勝在有ICAC」的口號40多年來能深入人心、廣受認同,最根本的原因在於一個「I」(Independent)字。然而,近日廉署高層連番地震,都被指向與調查梁振英收取澳洲公司5,000萬元有關。由於《防止賄賂條例》適用範圍擴大至行政長官的修例未進行,由於審查貪污舉報諮詢委員會的主席由梁粉譚惠珠擔任,廉署在梁振英涉案時的獨立性如何得到保障?
今年初,梁振英政府決定放生揮霍公帑招待中國官員的前廉政專員湯顯明,不予起訴,如今是梁振英逼廉署放生自己,等如你做初一、我做十五,廉署的形象和獨立性何存?高層近日地震再次顯示廉署可能從內部被攻破,雖有政黨、媒體要求廉政專員白韞六交代事件,甚至要求他辭職,但豈能過得了梁振英這一關?
與廉署一樣在機構名稱上有獨立字號的監警會(獨立監察警方處理投訴委員會),更早已因梁振英插手而獨立性備受質疑。監警會於2009年6月1日成為法定機構,旨在進一步提高其獨立性,以履行其監察職能。但梁振英上任後,特別是雨傘運動爆發後,監警會對警權的制衡大為削弱,梁粉、監警會主席郭琳廣指摘「示威者故意挑釁警察係一種欺凌」等言論,更令人質疑監警會已變質。
至於梁粉充斥其中的大學校委會、校董會,有的早已成為顛覆院校自主、學術自由的工具,成了在校園打壓異見教員、學生的工具。而立法會休會前醫委會改革的條例未能完成三讀,也正是因為輿論擔心修例後,醫委會的獨立性、專業自主被破壞。因此,無論梁振英政府如何抹黑醫醫相護、如何否認修例不等於引入中國醫生,都無法取得議員一致支持。
機構獨立性與港獨負相關
在立法會曲終人散之後,選管會匆匆推出參選人須簽署反港獨確認書的規定,明顯有迴避立法會質詢之嫌。選管會本應是獨立、公正和非政治性的組織,但選舉主任竟要行使政治審查的權力,對參選人是否公平,自然會受到司法覆核的挑戰。梁振英政府今日可用一句籠統的違反《基本法》,就剝奪市民的被選舉權、選舉權,日後是否可用同樣的理由,去剝奪傳媒的採訪權報道權、剝奪市民的發言權知情權?
對於梁振英被譏為「港獨之父」,輿論多關注他反港獨的聲調越來越高所造成的反效果,其實更應關注他對監警會、選管會、廉政公署等機構的獨立性的破壞。這些法定機構、執法機構的獨立性,是其公平、公正的保障,是香港有別於中國的特色,是一國兩制的基石,也因此給予市民對政府管治的信心、對香港未來的信心。可以說,這些機構的獨立性與港獨思潮是負相關。這些機構的獨立性越受到摧殘而變弱,港人對一國兩制的信心就會變弱,港獨意識就會變得越強。正本清源,要抑制港獨,就要制止梁振英繼續摧殘法治機構、管治機構的獨立性,一是要梁振英下台,二是要恢復廉政公署、監警會、選管會等機構的獨立性。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