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
由最初看似不可能,到最後被市場認為事在必行,Uber中國與滴滴終落實合併,成為中國最大Call車應用程式公司,說穿了都是為個「錢」字。經此「強強聯手」,內地四年多的燒錢補貼戰有望緩和。
滴滴為全球化鋪路
有報道指,單是2015年,內地整個專車出行市場花掉200多億元人民幣。而Uber中國過去一年補貼就達到20億美金,為盡快搶佔市場,燒錢補貼成為唯一法則,如今市場的「大哥」、「二哥」合併,雙方勢可減少補貼,專心發展業務。
其次,滴滴在內地市場無疑極具競爭力,但在中國以外市場未見成績,就連在香港亦未成氣候,Uber反早已在全球市場插旗,兼做得有聲有色。滴滴高層已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要「全球化」,去年先後投資多家海外的打車應用公司,例如投資東南亞最大的Call車應用程式Grabtaxi,在美投資Uber對手Lyft,接着又入股印度最大搭車服務公司Ola,如今滴滴與Uber合作,他日進軍海外或許少點阻礙。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