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籽:瘋狂食事】
頂着炙熱的陽光,我和攝影師走入大埔廣福邨的街市。舊式的屋邨街市沒有冷氣,只有幾把吊扇在轉動,老人家則坐在攤檔旁乘涼。我們走到街市最尾一行,只見一個光亮的招牌醒目的印上「九米香」三個字,跟這裏的氣氛有點格格不入。食店前還貼着一張紅紙,清楚地寫明這店拒絕招待三種客人:「嫌三嫌四,恕不招待;未買嫌貴,自己返去煮;囉囉嗦嗦,唔該過主。」有生意都不做,果然夠霸氣。
「這三類人千萬不要來光顧,因為我真的會罵人的。」年輕的老闆李恩鑑直斥,自己在飲食業打滾十多年,見盡不少麻煩客,又被很多人投訴過,說他不應該挑選或歧視客人,然而李老闆卻反駁道:「這三類人根本不懂欣賞我的食物,那我為何還要賣食物給他們呢?」他指曾有客人指着餐牌,質疑為甚麼例牌滷水牛𦟌要賣近八十元一碟。雖然街市的食物多以「大件夾抵食」見稱,然而李老闆卻認為他每日花十數小時去熬製滷水汁,又是用上新鮮的牛𦟌,客人一句「太貴」就似是抹煞了他的心思。「食物不應該用金錢衡量,而應該用心思來衡量吧!」他說。
不同於一般的食店,這裏所有食品都是限量供應,數量更會依據老闆的心情而變動。譬如瑤柱蛋白炒飯,老闆每日只供應兩碟,就像中華白海豚般罕有。李老闆解釋,炒飯是最花心思的菜式,他只有在空閒的時候才願意炒,而且炒飯一定要用冷飯炒才好吃,惟店內不會準備太多隔夜飯,所以決定每日只賣兩碟,以確保食物的質素。此外,牛肉麵的湯底更是每日用上五小時、以新鮮牛尾、牛肉、牛肚等熬製,入口濃郁卻不會太膩,值得一試。
慢工出細貨 熟客都冇情講
「老闆真的很執着,每樣東西都不可以多、不可以少。」才哥雖是店裏的兼職員工,但已跟隨李老闆十多年,十分了解老闆的脾性。老闆定下霸氣規矩,才哥說不感意外:「他就是這種性格。」自從定下這三條規矩後,客人大多變得會耐心等候,不會囉囉嗦嗦,也少了無理的投訴,讓工作變得更輕鬆。
可是當店舖在區內打響名堂後,多了不少客人來光顧,但李老闆仍堅持慢工出細貨,他說:「我跟他們(員工)說,不用理會有多少人排隊,只要專心做好第一碗,再做第二碗、第三碗就夠了。」李老闆解釋,客人願意排隊,就是對店內的食物有信心,因此只要他們做好這份食物,客人自然會覺得等待是值得的。因此店內的轉角位置,他又貼了另一張紅紙,上面寫着「寧做少一單生意,莫做衰一份食物」,寫來提醒員工,亦是提醒自己。
曾經有一位熟客下單時要求「一碗牛肉麵,快。」然而當時他前面已有八位客人在等候,他解釋煮一碗麵平均要花十分鐘,即使同時煮兩碗,那位客人也要多等四十分鐘,「想吃牛肉麵其實沒問題,但他要快就沒可能。」李老闆認為,雖然他因此失去了一單生意,但卻賺回另外八位客人的信心。此後他每次遇到插隊或是不耐煩的客人,他都會指指天花板,意思是請他們光顧樓上的快餐店。
採訪當天,雖然定在非繁忙時間下午三時會面,然而客人仍絡繹不絕,當中有大學生、貨車司機,也有在鄰檔工作的阿姨。他們都是被這裏的牛肉麵、肉燥飯和其他滷水小食吸引,早已忘掉門外那張紅紙。
「今時今日,這種服務態度還未夠。」以往我們總把這句話掛在口邊,卻忘記了作為客人的本份。李老闆定下這些規矩,聽起來似是無理,或只覺得他如「澳牛」侍應般寸嘴,但其實他只是想讓客人反思,即使付了錢也應該用心對待店員和食物。最近美國一間咖啡店,就以客人的態度來定價,客人越有禮貌,咖啡的價格就會越便宜,店主的動機應該跟李老闆同出一轍吧。
九米香
大埔廣福商場廣福街市59號舖
外國餐廳規矩多
香港的餐廳大部份都以客為先,用餐規矩不多。但原來在外國有不少古怪的用餐規矩,你又知不知道呢?
美國
蓋恩斯維爾
根據當地1961年法令,以手指以外的器具食用炸雞是違法的。2009年,一位女士就因為誤用叉子吃炸雞而被捕。
田納西州
根據當地法例第53條,沒有人可以在準備食品(麵包房和廚房)、上菜(餐廳)或是銷售食物(麵包店)的地方睡覺。
三藩市
當地法例第八章第407條規定,在公眾地方要用密封的容器攜帶麵包、蛋糕或糕點,否則最高刑罰為監禁六個月。
日本
東京
日本很多居酒屋或高級餐廳,譬如東京的三星米芝蓮餐廳「龍吟」,都不鼓勵客人塗香水或止汗劑,怕會影響食客的味覺和嗅覺,吃不出食材的鮮味。
博多
博多餐廳「元氣一杯」的老闆定下多條規矩,包括禁止攝影、禁止玩手機、禁止小孩內進等。不過仍然有不少人慕名到訪,希望他們不會被老闆趕走吧。
記者:黃映嫚
攝影:許先煜
編輯:周頌文
美術:吳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