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南韓!八日的韓職之旅終於結束,雖然受颱風影響,但小記昨日總算安全回港。接下來除了展開精靈訓練員生涯外,更重要的是打奧運這場仗。
近年南韓文化一直影響着港人,甚麼「星星太陽」劇集成為港人至愛。不過,除了金判坤外,港人對南韓足球其實不算特別欣賞。
小記去年兩度採訪日聯,今次韓職之旅難免將兩者作比較。兩個聯賽水平相若,但論氣氛韓職就遠比不上。其實韓職賽會已想盡辦法,日聯球隊賽前辦嘉年華,韓職亦照做。後者更會在半場與球迷玩遊戲互動,最震撼的是開賽和入球都會放煙花。儘管花光心機包裝球賽,但韓職入場人數仍與日聯相差甚遠,看來宣傳方面要再下苦功,當然,港超球會亦可借鏡。
青年錦標賽媲美港超
另外,今次採訪雖獲韓職賽會協助,亦有幸與總經理趙淵祥作專訪,但兩次入場都不獲發攝影證。目測場上每場只有不足10名攝影記者,難得外媒採訪亦不獲發攝影證,這樣如何令聯賽衝出亞洲?
今次直擊最期待亦是最大的驚喜,就是青年錦標賽。儘管行程緊密,只看到大半場賽事,但足以見證南韓年輕球員的水準。雖然這班只是18歲以下的球員,但個個技術高超,比賽節奏快。大膽說句,除身形外,他們絕對有港超水準。青訓,真的很重要。記者禤家民、陳善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