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築地】拖羅變民間美食 多得一位築地英雄

【再見築地】拖羅變民間美食 多得一位築地英雄

木村清,傳聞中「收服海盜的男人」。記得一張廣傳圖片,一個日本肥佬,到索馬里教海盜捉吞拿魚,成功令他們放下屠刀,兵不血刃解決海盜問題。網絡傳言三分真七分假,木村清卻真有其人,活脫脫在我眼前。

他是連鎖店「壽司三昧」創辦人,約他做訪問,先得過五關斬六將,遞交多次文件方得到首肯。在築地打滾45年,他對社區非常熟悉,採訪當日,請他帶我們繞一圈緬懷舊事。肥頭耷耳的他,帶有曾志偉的喜感,一現身市場,仿如民間特首出巡的架勢,一街都是找他拍照的人。由生意失敗,到成為壽司連鎖店的老闆,木村清,可說是築地的傳奇人物。

木村清人氣十足,在築地市場走一圈,到處都有人找他拍照。

教捕魚 索馬里海盜從良

好了,收服海盜的傳聞,究竟是真是假?「5年前,各國派了6,000人去整治海盜,但我不明白為甚麼要靠戰爭解決問題。我想去了解海盜是怎麼想的。」他透過中間人與海盜聯絡,意外發現海盜也是為人所盜。原來索馬里對出的亞丁灣,是個年產34,000噸黃鰭吞拿魚的漁場,許多遠洋的巨型漁船,用拖網到當地大量非法捕撈,相反索馬里人只得小船捉魚,眼睜睜看着自己的海洋資源為人所奪。加上索馬里並非國際組織IOTC(印度洋鮪類委員會)成員,捉到吞拿魚也賣不到。連年內戰令經濟癱瘓,他們生計不保 ,才逼不得已做海盜。

說木村憑平息海盜問題未免誇張,各國派軍鎮壓、內戰平息才是主因。然而,他的確從日本帶了一些漁夫,飛到索馬里教海盜捕魚,提供船隻、冷凍技術,當地漁夫捉到的魚,他每年都買入100至150噸。2014年更加幫索馬里申請加入IOTC,為海盜提供生計,成功「轉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更獲索馬里鄰國吉布地也授勳表揚。

嫌豐洲欠缺人情 堅決留守築地

有人說,這只是木村清的宣傳技倆,實在是,他本來就有個戲劇性的人生。15歲時就加入空軍,開戰機,卻因視力問題退出。讀過法學,卻偏要進入水產公司做工作,學習買賣海產,當時22歲的他,始與築地結緣。之後自己出來創業,百足咁多抓,由便當店、卡拉OK、錄影帶租借店,據說涉獵多達90種不同業務。到泡沫經濟時損手爛腳,卻沒有放棄,1997年重回築地開壽司店,看準高級壽司亭與迴轉店中間的斷層,借築地近漁得食之便,提供價錢合理,但新鮮高質的食材走紅。到2001年,成立全日本第一家24小時壽司店,成功改變築地只做早午市的經營模式,帶旺場外市場之餘,「壽司三昧」亦發展成全國有54間舖的連鎖店。

在311之後,外界都擔心水產受輻射影響,整個築地交投停滯。為了令人重拾信心,他特地參與2012年的新年拍賣,擊敗香港的板長壽司,以高價投獲吞拿魚王「日本一」。到2013年更創出1366萬港元的天價,明明每塊魚生要賣3,500港元才可以回本,他堅持以11港元的價格出售。他說:「人為什麼工作?就是要讓更多人得到幸福。」

大半世人在築地渡過,一講到市場搬遷就激氣。豐洲那邊本來邀他入主,他卻認為新市場太着重功能性,向當局作出一些建議,又不被採納。「很傷心,我覺得搬遷毫無意義,那個地方無魅力,市場應是由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建立。」最後決定留守築地,不捨得,是因為對社區的一份情感。

すしざんまい(壽司三眛)
地址:東京都中央區築地4-11-9
電話:+81(0)3-3541-1117
網址:www.kiyomura.co.jp
開放時間:24小時營業
交通:日比谷線築地駅步行3分鐘;大江戸線築地市場駅步行3分鐘

記者:甄俊宇
攝影:伍慶泉、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在築地打滾45年,市場內到處都有朋友,不時與人寒喧。

香港人應該記得,那條一啖千金的「日本一」。2012年後,木村清誓要將它留在日本,之後每年投標都擊敗板長壽司。

他帶同日本的漁夫,飛到索馬里教漁民捕吞拿魚,好讓他們自食其力,不用再打劫為生。

就是這張圖片令「木村清消滅海盜」的故事流傳,只是網絡世界謠言太多,當時就很多人懷疑其真確性。

索馬里鄰國吉布地,也特地表揚他的貢獻。

吞拿魚三眛,有最肥美的大拖羅、中拖羅與赤身(3,240日元),算是抵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