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環十色:為了國家 使用禁藥

五環十色:為了國家 使用禁藥

里約奧運未開幕已名留歷史,俄羅斯運動員大批禁賽,巴西政府投下巨資卻是如此,肯定無癮之極。
禁藥事件真正為世人關注的開始,是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游泳項目。觀眾的驚嘆與運動員的冷眼,發生在東德女將出場之時,17歲的安達(Kornelia Ender)一身肌肉賁起,女孩卻有鵝公聲線,隊友亦多如此。東德女隊在游泳賽勢如破竹,安達一人獨得四金並全都打破世界紀錄。美國女飛魚芭芭索芙公開指摘東德泳手服藥,可是當時無法證實,芭芭索芙還被人取笑是酸葡萄心態作怪。
蘇聯東歐集團倒台之後,安達承認教練曾替她們注射藥物,並對她們稱是用作「恢復體力」;其後證實,東德官方有組織地對運動員施用類固醇。這種叫Turinabol的藥物1962年在東德研發成功,可以令人肌肉大增。不只共產集團,美國亦有類似的白錠劑荷爾蒙,簡稱A-Bomb,有說是先供動物用,人類使用後發現「更加健美」,60年代在美國大學生之中頗為流行。1972年,美國的鉛球世界紀錄保持者Randy Matson公開承認曾服類固醇。
禁藥不是個人行為,出動科研人員研發禁藥,為的只是一樣:國家榮譽,在冷戰年代尤為普遍。於是,運動員的健康、體育的本質,都在「國家」的招牌下被犧牲。最慘的是,運動員賠上了自己,但國家最後倒台,甚麼都沒有。

後記:禁藥內情公開後,芭芭索芙全力爭取廢除服藥泳手創下的世界紀錄。

安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