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拓區塊鏈技術防按揭騙案

中銀拓區塊鏈技術防按揭騙案

【專訪】
承內地創科界前衛作風,中銀香港(2388)在金融科技上亦有多項嘗試,包括屬本港首間銀行將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應用在按揭申請上。該行資訊科技部總經理鄭松岩受訪時表示,技術於半年內正式出台,並認為業界若能應用這項技術,將有助減低近日頻頻發生的假文件騙貸案。
「區塊鏈講到好似好勁,其實唔係乜龐然大物,20年前已經有人研究,屬於密碼學嘅一種」。鄭松岩指該行暫將區塊鏈應用在較簡單的營運模式上,如申請按揭時,牽涉遞表及審批等,文件繁複,在區塊鏈「去中心化」下,參與這項業務的各方人士獲得所需文件之餘,亦能確保文件真確,而過往紀錄近乎未能竄改,亦可以追溯,大大提升偽造文件難度。
不過,他坦言這項技術即使成功運用,客戶亦難以感受,因為區塊鏈屬於後台技術,惟審批速度將明顯加快。鄭松岩謂,未來區塊鏈或會應用在貿易融資層面,因為跨境牽涉結算程序,利用區塊鏈將有助減少交易步驟,加強貿易單真確性;新股亦屬可應用區塊鏈的領域。

半年內推生物認證技術

除區塊鏈外,中銀香港半年內會推出生物認證技術,包括靜脈及臉部辨識等,預料會在手機先行。不過,鄭松岩認為生物認證現時並非100%準確,大部份僅能達到95%,「例如每人曈孔都有差別,相同比例極低,惟有時候儀器察覺不到,所以準確性並非100%」。
正因如此,生物認證未必可以成為交易的單重認證手段,除非向金管局證明到可靠性相當高。鄭松岩認為,生物認證可作為第二重認證,「例如部份高風險交易,利用ID及密碼登入後,再利用編碼器生成保安編碼,才能進行交易,而生物認證則可以取代保安編碼器。」
創科界相信,諸如區塊鏈這類技術,或減少處理文件員工數量。

記者:周家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