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後輩再奪金風之后勉港將:逆風而上

盼後輩再奪金
風之后勉港將:逆風而上

【本報訊】轉眼20年,那塊來自亞特蘭大奧運的金牌閃亮如昔,得主「風之后」李麗珊也得歲月眷顧,由髮型到身形到裝束一如昨日。回想當年奪金,珊珊認為能令本來因回歸而人心惶惶的小城開心慶賀,最為難得;今次里約奧運在即,她贈「逆風而上」四字真言給港將,因為逆風不同逆境,在風帆上代表轉機。近年港人肯定是逆風而行,不知最後能否如願再摘金,為香港再次迎來團結和歡欣?
記者:徐嘉華
攝影:黃文邦

珊珊拿起奧運金牌,閃爍如昔,大家耳邊可有響起「香港運動員唔係垃圾」?

訪問在珊珊建議的維園進行,剛載完女兒返小學,原本會趁這空檔和家長們租場打羽毛球或打網球,也會去行山,45歲仍維持一星期至少兩、三日運動,難怪身形十年如一日。
珊珊退隱江湖做全職媽咪11年,手上這面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金牌大部份時間放在保險箱,難怪仍閃閃生輝。1999年嫁風帆隊友黃德森,大女希皚2005年出世,兩年後再生細女嘉怡。問珊珊這20年過得快嗎,她笑容如同金牌般燦爛:「快,眨吓眼就20年,不是你提起,也不覺得過了這麼久。這20年我改變好多,以前做運動員,不是訓練就是比賽,現在才似一個正常人,由結婚到生仔,照顧小朋友後出來做義工,生活好豐富。」

「一面金牌令香港人醒覺」

刻意找來1996年舊照片叫珊珊模仿,爽朗的她沒托手踭,以為站上奧運頒獎台最刻骨銘心,但風之后另有所屬,她說:「每次看到這面金牌,最深刻最深刻的,不是企上頒獎台聽國歌,而是返抵香港,一出機場,記者閃光燈閃個不停,成世人都未見過,好震撼。我最開心是這面金牌令到好多香港人開心,當時臨近九七,大家人心惶惶,結果一面金牌令香港人突然醒覺,原來我們也有值得慶祝的事。」
紅足20年的,還有珊珊一上水時講的金句:「香港運動員唔係垃圾!」至今仍未過時。珊珊對前因後果記得一清二楚:「當時我到岸,有記者問我:歷史性奪金,你的心情如何?我就答:好開心,跟住講多一、兩句就講:香港運動員唔係垃圾!語氣我忘了,是想講給大家知,我做得到。1990年有個歐洲教練見港隊時常包尾,當我們報名參加歐錦賽時,他話我們是垃圾,不應參賽,這句話我忍了6年,當時是有感而發,沒想過講足20年,那位教練後來在1997年一個比賽中向我們道歉。」
20年來,香港運動員在奧運集齊一金一銀一銅,可惜仍未見第二個金牌得主。珊珊認為,以香港這樣細小的城市,可以出到三面奧運獎牌,已很難得,而對這20年的香港體育成長、發展及資助,她說十分滿意,像體院精英運動員,全職「精英A」每個月有逾3萬港元的資助,在她2005年退役時也拿不到這個數目,她說:「現在多了家長支持子女做運動員,我好開心,因為青苗越多,能選上躋身精英的人才會多。」
「你們時常說等了這麼多年,仍未衝到第二金,其實拿奧運金牌不是想像中容易,你進步,對手也會進步」。珊珊說現世代的香港體壇是百花齊放,亦睇好今屆里奧港將大有衝擊獎牌的機會,她笑稱:「好似叫家朗的一定掂(指羽毛球的「林丹殺手」伍家朗及劍擊亞洲冠軍張家朗),今年不單止單車的李慧詩是獎牌希望,不同項目都有機會。」
大師姐珊珊對港隊有何贈言?珊珊就用了她在2008年的著作《逆風而上》送給里奧港將。「好多人覺得打逆境波好難捱,但在滑浪風帆,逆風才有機會領先或者超前;逆風的變數好大,遇到它,不用怕,因為逆風代表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