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渣打集團(2888)將於8月3日公佈中期業績,市場關注第二季業績表現能否持續首季強勢,雖期內新興市場及商品價格有改善,惟由於業務重組成本仍未完全入賬,故此這項一次性開支將會成為隱憂。
渣打首季業績報告曾估計,今年底前因應計劃重組,產生約30億美元總成本,除去年錄得的18億美元重組開支外,今年首季產生1.23億美元額外開支,其中1.07億美元與清算組合的貸款減值撥備有關,意味尚有三分一開支尚未入賬。
大行估錄虧損
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認為,雖然新興市場及商品價格於第二季略有改善,惟由於業務重組成本仍然未完全入賬,第二季亦會有機會錄得虧損,亦未必有機會派息。他對於國際銀行股亦不會寄予厚望,因為環球經濟下行,貸款需求理所當然地會減弱,而環球不少地區亦呈現負利率,投資需求料下降。
摩通估計,若果計及眾多一次性開支,包括訴訟、重組等,將會為第二季帶來4億美元的一次性支出,令除稅前虧損達2,700萬美元,股東應佔虧損則達6,000萬美元。
另外,市場曾經擔憂英國脫歐影響渣打營運,不過據渣打去年年報顯示,歐洲業務僅佔6%,屬於渣打八大區業務中佔比最低,故此英國業務佔比更加微不足道,不會構成影響。反而,渣打行政總裁溫拓思曾擔憂,若脫歐引起財政問題,使政府加重銀行徵稅,或會使渣打再思考是否遷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