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成貧窮兒童患病不求診

兩成貧窮兒童患病不求診

【本報訊】社區組織協會公佈貧窮兒童健康及使用醫療服務調查報告,發現兩成來自貧窮家庭的兒童患病不會求診、逾半數自行購藥服用。協會建議政府撥款向貧窮兒童派發每人3,000元上限醫療券,避免家長因無力承擔醫療費,令孩子病情惡化。
調查訪問169名18歲以下、來自貧窮家庭的兒童。調查發現,20.5%兒童患病時不會求診,52.4%自行購藥服用,原因主要是無力負擔醫療費,即使求診亦只到公立醫院。
另一方面,公營門診、急症、專科預約及輪候時間長,過半受訪兒童輪候公營普通門診需1小時以上,平均長達2小時;急症室平均輪候逾3小時,最長達5小時。4成受訪兒童表示曾因延誤治療令病情惡化。

社區組織協會建議政府向貧窮兒童發出「兒童醫療券」,減輕貧窮家庭負擔。邱仲權攝

團體促設兒童醫療券

現年5歲半的多多3年前發燒至38.5℃,媽媽陳女士為省錢只用退熱貼為多多降溫,4、5日後未退燒只好到公院看急症,多多已燒至39.9℃,輪候6小時後醫生開藥着多多回家休息。多多服藥後持續咳嗽嘔吐,翌日折返醫院再輪候,因肺感染留醫數日。
被問到為何不在多多發燒初期到公院求醫,陳女士稱:「冇錢囉,普通科門診要50元,我都冇,我每日花費唔可以超過10元。」陳持雙程證來港照顧多多,每月靠母親資助3,600元生活。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施麗珊表示,公立醫院輪候時間長,部份家長為免子女病情延誤,只能轉往私家診所求診,近6成受訪兒童因怕費用昂貴而不求醫或延遲求醫。協會建議設立兒童醫療券,資助貧窮兒童往私家診所求醫,每名貧窮兒童每年3,000元上限。
另有近7成受訪兒童指,除了小學學童牙科保健計劃外從沒接受牙齒檢查,反映貧窮學童對公營牙科服務需求迫切。協會建議將學童牙科保健計劃擴展至幼稚園及中學生。
■記者馬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