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動計劃測當選率 候選人變期貨

雷動計劃測當選率 候選人變期貨

【本報訊】雷動計劃召集人戴耀廷有意仿效智慧交易所模式預測立法會選舉結果,特別找來創立該模式的台灣學者來港講解,希望將9月立法會選舉「掛牌」,供市民自由買賣各候選人化身而成的「期貨」,估算價值,預測當選率。戴稱將參考交易數據,於選舉日前列出「邊緣名單」,協助選民更有效運用選票,爭取泛民議席維持半數。

僅為區分邊緣名單

智慧交易所由台灣政治大學洪耀南創立,他將各類政治、體育、娛樂等議題或知名人士變作期貨。市民可按行情自由買賣,預測準確者亦可獲獎,以吸引民眾。洪稱預測市場理論普及於在世界各地,美國國防部亦以此預測恐襲機率,過去數屆交易所預測台北總統選舉結果,亦較當地媒體民調準確。
戴耀廷計劃引入該模式,他以立法會超級區議會為例,戴指如要讓非建制名單獲取第3席,便需在扣除足夠獲得議席的票數後(戴訂安全線為16%選票),將民調中獲最高及最低支持率的候選人游離票數,轉投給最有機會獲得第3席的泛民候選人。
當出現2選1、5選3等情況,戴指將參考交易所期貨價格,「(期貨)價格反映市民認為候選人嘅獲選機率,可以匯集民間想法」,又稱交易所按市場價格運算有別傳統民調,「(交易所)唔係問你最想投邊個,而係問你覺得邊個最大機會當選,所以有一定參考價值」。惟戴指選舉前將會以港大民調數據為主,交易所僅為區分「邊張係大家認為最有機會當選嘅邊緣名單」。
■記者葉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