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地址,永久的家 - 高慧然

永久地址,永久的家 - 高慧然

由墨爾本巿區向Yarra Valley一路行駛,不到半小時車程,原野、樹林、獨立屋取代了高樓、人群與車流。我喜歡的鄉鎮風貌出現了!離巿區越遠,獨立屋擁有的花園面積越大,有些是直接建在一大片農場上的,有幾個農場養馬,不是大批大批養,而是養一隻兩隻,應該是寵物。墨爾本的冬天不算冷,但寵物馬全部穿着禦寒冬衣。甚麼叫做生活質素?這就是了。
突然,一大片墓地出現了!就在社區內。墓地裏躺着的,應該就是世世代代在這鄉間生活的人。我突然浮現一個奇特的念頭,想隨便找些人來問,一個人,無論他多麼年輕,確切地知道自己死了以後是會葬在自己生活了一輩子的家居所在的社區內,心,會不會特別平靜?
很多年前,有個朋友告訴我,他15歲去英國讀書,讀完中學讀大學,之後留在英國好幾年。他的中學同學如果有事找他,仍會致電他15歲之前香港舊家的電話,「寫信給我也可以寄去那兒,那是我的永久地址,不是電郵地址。」他驕傲地說。
在香港,很少人有永久地址,香港人的樓不是用來炒賣,便是用來小屋換大屋,到子女長大搬出後,兩個老人又再把大屋換成小屋。香港人無法在一間居所內安安靜靜生活下去,直至終老。死了以後,更不知何處是歸處。
有永久的地址、永久的家,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