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新聞】百年老店任天堂 兩次搵小精靈救命

【圖解新聞】
百年老店任天堂 兩次搵小精靈救命

任天堂於1889年由山內房治郎創立,當時正值明治維新,受西方影響下,任天堂一開始是以小作坊形式生產一種叫「花札」的紙牌,一做就是70年。

至1949年,任天堂的第三代領導人山內溥以22歲之齡接手生意,雖然喺1962年成功於京都交易所及大阪交易所上市,但於60年代開展紙牌以外的生意,如賓館、的士公司、吸塵機等等,但均以失敗收場。山內溥其後遇上後期被譽為「Game Boy之父」的生產線維修工程師橫井軍平,將後者的創意商品化,令任天堂正式主打遊戲業務。

踏入70年代,山內溥開始研究接駁到電視來玩的簡單電子遊戲,因此1975年與三菱電機合作,1977年成開發電視遊戲機「TV Game 15」 及「TV Game 6」,1980年推出第一部手提遊戲機「Game & Watch」,3年間賣出3,200萬部。

同年任天堂開始生產街機遊戲,「瑪利奧之父」宮本茂與橫井軍平於1981年成功開發遊戲《大金剛》Donkey Kong,為任天堂第一位遊戲人物,而當中的水管工,就是大名頂頂的「瑪利奧」。這款街機於北美市場賣出6萬5千部,為任天堂帶來1.2億美元的收入。

任天堂於1983年推出家用遊戲機「Family Computer」,即廣為人知的「紅白機」,,2個月內就賣出超過50萬部,1985年宮本茂於紅白機上推出《超級瑪利奧兄弟》,令紅白機,更令任天堂踏上首個巔峰,直至2003年「紅白機」正式停產,全球已賣出超過6,000萬部。

1989年,任天堂成立第100年,推出手提遊戲機「Game Boy」,當時隨機附上《俄羅斯方塊》卡帶,同樣非常成功,整個「Game Boy」系列至今全球銷售1.19億部。其後先後推出體積較細的「Game Boy Pocket」、有背光功能的「Game Boy Light」以及彩色的「Game Boy Color」。而1989年任天堂佔美國90%和日本95%的家用遊戲機市場。

踏入90年代,任天堂先於1990年推出「超級任天堂」全球亦累計賣出4,900萬部。

但對手Sony於1994年推出Play Station加入家用機戰團,任天堂先後推出N64以及Virtual Boy迎戰,但都難敵PS。任天堂正走下坡之時,Pokémon於1996年的出現就將任天堂從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

Virtual Boy外型就似現時VR的頭帶式裝備,早前「達哥」於幸福醫藥廣告中就帶上Virtual Boy。

至2002年,山內溥退休,結束逾半世紀的管治,由以遊戲程式工程師出身的岩田聰接任,先後於2004年及2006年分別推出手提遊戲機NDS以及新家用機Wii,令任天堂再度成為遊戲界霸主。

但2007年蘋果的iPhone出現,智能手機對任天堂的遊戲業務造成巨大的打擊,手機價格與遊戲機相近,而遊戲則平任天堂一大截,令其任天堂於2011年首次出現虧損。當時社長岩田聰曾一度堅拒加入手機遊戲市場,至去年3月才改變主意,與手機遊戲商簽訂合作協議,可惜他於同年7月11日因罹患膽管癌病逝。由曾經喺三和銀行任職27年的君島達己擔任新社長。

被視為再度令任天堂超死回生的《Pokémon GO》就正正於岩田聰逝世接近一周年時發佈,遊戲於澳洲及美國推出隨即掀起全球的Pokémon熱潮,推出短短的一星期就令任天堂股價升超過九成,創逾6年新高,市值急升1400億元。

大行德銀就形容任天堂是《薩爾達傳說》中的勇者,《Pokémon GO》只是「四把神劍」中的第一把,當其後齊集其餘三把「神劍」,包括《薩爾達傳說》、《動物之森》和《火焰之紋章》,將可令任天堂王朝再興、橫掃手機遊戲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