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籽:搵食地圖】
「澳門比較細,很少會集中一區搵食。一般澳門人也愛四處逛覓食,因為去哪兒也很方便。」澳門早更的士司機高德然(Ronald)說。雖然他是的士界的新手,入行不夠半年,但因他曾在酒店任職,又開過小食店,對「食」這行可謂十分熟悉。「遊客上車後,原來真的會叫你帶他們去搵好嘢食!」這次,Ronald專程在下班後,以地膽身份兼出動私伙戰車,帶我們捐窿捐罅,尋找當地秘竇的美食。
豬扒多士 金黃香脆
由澳門著名旅遊區大三巴出發,兜兜轉轉,穿過幾條橫街窄巷,不過十分鐘的車程,的士司機Ronald帶着我和攝影師,來到沙嘉都喇賈罷麗街上的威廉咖啡室。這區有很多歷史悠久的唐樓,也鮮有會看到自由行的身影。「這裏並非遊客區,真的只有本地人才會來。」這類仍保留着舊茶記裝潢、而且是家庭式經營的咖啡室,在香港已買少見少。Ronald說,雖然他不是住在這區,卻會常來找住在附近的老友聊天,例必幫襯「威廉」,轉眼間已十多年了。
每次來到,Ronald也必點炒得夠鑊氣的通粉,他說:「這是乾炒牛河的通粉版,但又不及牛河般大碟,下午茶吃也不錯,夠抵食!」Ronald才剛下單,老闆隨即就開爐炒通粉,那股熊熊烈火,的確拍得上香港茶記的大牌檔小炒王。褐色的通粉炒得軟腍入味,卻比炒牛河少油,吃畢整碟也不覺膩。
另一款他推介的必點小吃就是豬扒菠蘿包,可惜當日早已售罄。「不如試試豬扒多士吧!同樣受歡迎。」老闆誠意推介。豬扒同樣是即叫即煮,配上兩邊烘得金黃的多士,香脆可口,果然是好介紹。「現在旅遊區有很多食肆,為節省時間通常會預先製作食物,這樣反而不太新鮮。」對Ronald而言,這頓熱呼呼的下午茶,的確與別不同,平凡得來格外滋味。
威廉咖啡室
澳門沙嘉都喇賈罷麗街38號豐盛大廈42號A地下
燜羊腩煲 一人一鍋
「我準備帶你去食正哥,試煲仔菜!」日落西山,第二站,就來到位於澳門舊區高樓街的「正哥美食」。雖說是煲仔菜,但此煲不同彼煲,並非打邊爐常見的大煲,而是非一般的細小,十足家中煮麵的那款小型不銹鋼煲。「胡椒豬肚雞腳煲,再來多個羊腩煲。」看看餐牌,煲仔菜款式超過廿款,當中古法燜羊腩煲就是Ronald最愛,不過坊間大部份也是大大鍋,一個人吃不完,這款的骰版就最適合他。
「這種食法在澳門較少見,兩個人來點兩個煲,可多試幾款味道。」胡椒豬肚雞腳煲亦不失色,呷一口湯,湯清而不膩,還滲出微微辛香的胡椒味,豬肚也絲毫沒有膻味,亦可加點如魚滑、花膠及生菜等配料,蘸上辣豉油或腐乳零舍開胃。除煲仔菜外,Ronald有時也會為着正哥的小菜而來,他首推「醉仙蒸銀魚蝦乾」,銀魚仔及蝦乾簡單的用油及豉油蒸,時間掌握得恰好,蝦乾內有豐富蝦膏,鮮味十足。
正哥美食
澳門高樓街37A號福洲大廈地下
白酒炒蜆 香濃鮮甜
來澳門吃葡國菜,是常識吧,不過大部份遊客也會一窩蜂湧去大三巴或是官也街附近的幾家葡國菜館,原來只要再走遠一點,往往會有新發現。「這兒是路環黑沙灘附近,較偏遠,大多是本地人才懂得來搵食。」離開了市中心後,跟隨Ronald來到最後一站的Miramar海景正宗葡國餐廳。沿途沒有太多高樓大廈,反而有點像大嶼山般,馬路亦與「頭文字D」的秋名山場景有幾分相似,難怪是Ronald口中的秘竇。
餐廳分內外兩部份,驟眼看,沒有一車車的旅行團來開飯,大部份食客也是外國或澳門人為主。「這兒的白酒炒蜆、馬介休、還有烤羊腿也不錯呢!」幾乎每枱客人也必點的白酒炒蜆,甫上桌已傳來一陣香濃鮮甜的蒜味,蜆肉入口沒丁點腥味,令人吃不停口。白烚馬介休也是餐廳的招牌菜式,馬介休魚的鹹香味道不算太濃,若怕太鹹的話,也可伴焗薯同吃,中和一下鹹味。不過餐廳的菜式真的頗大碟,如想多試幾款的話,最好有多幾位老友同行。
Miramar海景正宗葡國餐廳
澳門黑沙海灘黑沙馬路
記者︰黃依情
攝影︰許先煜
編輯︰周頌文
美術:黃創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