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車主也知,車胎質素很直接影響行車表現,會多加留意胎壓、胎溫、插釘、裂痕,不過原來車胎還會出現「生仔」情況,當然絕非喜事一樁,相反還潛在爆胎風險。
胎內鋼線層斷裂 胎壁現水泡
除了看到的橡膠物料,車胎內還有許多層鋼線及尼龍織布,鋼線作用是支撐車胎形狀及車身重量。當車胎轉動時,胎邊會不停受壓而上下郁動,橡膠及鋼線層便會不停磨擦而產生溫度,若鋼線層斷裂的話,在胎邊位置會鼓起了一個像水泡一樣的半球體,行內俗稱「生仔」的情況出現。
只靠橡膠包着,有機會行駛中,生仔的位置突然洩氣,爆開後車胎便瞬即無氣,不能以補胎作善後處理。由於車胎是黑色,較難觀察「生仔」問題有否出現,大可用手觸摸,感受車胎表面的是否平坦,而且內外側也應一併檢查。
車胎內側最易忽略
除了較少遇到的生仔現象,胎紋磨蝕算是最常碰到的問題。胎紋主要分三部份,第一部份是看到的外邊,還有中間及內側部份。外邊部份較易留意到,因你日常視線也有所及,但往往忽略了車胎內側,此處才是損蝕得最嚴重之處。因車胎跟地面有某程度的角度(Camber),不同的Camber便是俗稱的八字胎調校,讓入彎時增加抓地力,但也因此而讓內側胎紋損蝕得更嚴重。
要仔細檢查的話,最好扭盡軚盤,讓車胎內側顯露出來,方便觀察整條車胎的胎紋。許多車胎也是外邊很新淨,但內側很可能已磨光了胎紋,甚至鐵線層也露出,忽視的話便很危險了。車胎是汽車跟地面唯一的接觸點,直接影響行車安全性,各位車主實不宜草率了事。
記者:徐影龍 攝影:劉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