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測試:The North Face T恤 防UV標示報大數 效果遜59元街邊貨

《蘋果》測試:The North Face T恤 
防UV標示報大數 效果遜59元街邊貨

【本報訊】連日天氣酷熱,紫外線(Ultraviolet,UV)指數亦極高。市面有不少標示防曬指數UPF衣物,《蘋果》抽驗當中6款,發現290元的The North Face防曬T恤,測試結果只有UPF15,較原本標示的UPF30低一半;而本地品牌Innik的防曬T恤,標籤顯示有UPF50+,測出只有UPF40,涉違反《商品說明條例》。相反,街邊一件價值59元,無牌子及無UPF值的短袖T恤,防曬度高達UPF50+,阻擋紫外線效果較上述兩品牌佳。
記者:伍雅謙

市民穿防曬衣物防UV效果未必比普通衣物好。
謝榮耀攝

衣物防曬指數,近年以UPF(Ultraviolet Protection Factor,紫外線防護系數)為標準,譬如一件UPF50的衣服,代表只有50分之一紫外線能穿透布料,即可阻擋98%紫外線。UPF越高,阻隔越多紫外線,一般UPF15以上才算有良好防曬效果,若UPF大於50,已阻隔絕大部份紫外線,只會標示為UPF50+。

流汗濕水防曬更差

《蘋果》購買7件衣物測試,其中6款有標示UPF指數,包括The North Face、Columbia、UNIQLO、Innik、及在花園街排檔出售的Sierra Designs,據標籤顯示防曬系數由UPF15至UPF50+不等。
理大紡織及製衣學系為上述衣物進行UPF測試,結果顯示,The North Face一件290元、標示為UPF30的男裝T恤,實質只有UPF15,濕水後更低至UPF10,若穿着時大量出汗,會令防曬效果進一步降低。另一品牌Innik售120元、標示UPF50+的網面T恤,檢測結果只有UPF40。其他樣本測試結果與標示相符,防紫外線功能均較原本標示高。
不過,有標示UPF的衣物,防紫外線功能未必一定優於普通衣物。記者在渣甸坊排檔購買一件59元、沒品牌及UPF標示的黑色薄身短袖T恤,也測出達UPF50+。
理大紡織及製衣學系助理教授葉曉雲指,衣物纖維密度越高,防曬功能越強,The North Face樣本因密度較疏,而Innik的T恤屬較疏孔的網布,或影響防曬效果。葉稱在街邊購買的棉質T恤,因布料密度較高,故有較佳的防曬效果。

海關上月接一宗投訴

生產Innik品牌的Carl's Ski Shop負責人莊先生指,布料供應商曾提供UPF50+化驗報告,並將報告電郵予本報。惟記者發現該報告頁數不全,布料成份也與上述防曬衣標示不同,他再解釋是衣物的成份標籤出錯。The North Face截稿前未回應。
海關回覆指,上月收到一宗涉衣物防曬功能欠佳的投訴,正在處理,據《商品說明條例》,商戶不能將虛假商品說明應用於任何貨品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