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表公屋買賣 15年最旺 上半年達330宗 白居二追捧

綠表公屋買賣 15年最旺 
上半年達330宗 白居二追捧

【本報訊】樓市回升,綠表公屋交投亦癲。上半年公屋第二市場(即綠表)買賣成交錄330宗,較去年下半年勁升1.9倍,成交總值6.29億元,以每半年作統計,無論宗數及金額均創2001年有紀錄以來15年新高。
記者:程俊華 邵俊寧

樓市交投氣氛暢旺,用家的置業意欲強勁,加上樓價太貴,白居二(白表免補地價購買二手居屋計劃)買家無奈轉購公屋,帶動綠表公屋成交顯著上升。根據中原地產研究部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綠表公屋成交330宗,突破2014年上半年239宗,首次半年內有逾300宗成交。成交金額6.29億元,比2014年的3.99億元多出57.6%,宗數及金額均為歷史新高。

黃大仙鳳德邨上半年錄17宗綠表買賣。 資料圖片

竹園北邨錄29宗稱冠

今年上半年錄得最多綠表成交的屋邨為黃大仙竹園北邨,錄得29宗。該屋苑去年全年只有26宗,如今半年時間已較去年多3宗或11%。排名第二的青衣長安邨去年全年只有8宗成交,今年上半年已達28宗,多過去年全年2.5倍。黃大仙鳳德邨錄17宗綠表買賣,位列第三,暫少過去年全年1宗成交。
富誠地產林栢榮表示,綠表公屋成交轉旺,主要上半年放盤量增加,但同期出現一批白居二買家,盤源迅速獲市場吸納。由於現時居屋樓價高,加上黃大仙區居屋難造高成數按揭,購買力轉投同區公屋。區內居屋最平入場貴逾250萬元,但竹園北邨及鳳德邨成交價普遍220萬元以下,所以不少白居二中籤人士購入,令成交量飆升。
而據青衣區代理指,近半年來青衣區的公屋成交急增,是與私樓的差距越來越大有關。以區內公屋長安邨為例,去年至今,一個實用300餘呎的單位未補地價的售價仍不足200萬元,但同區私樓青怡花園及翠怡花園,兩屋苑300餘呎的單位,由去年300多萬元升至現時的近400萬元,公屋與私樓差幅越來越大,令購買力反而走向公屋市場。
按金額分類方面,今年上半年樓價151萬至200萬元的綠表公屋成交錄119宗,按半年升1.9倍,佔整體成交36%最多。價值201萬至250萬元的成交錄103宗。成交價150萬元以下及250萬元以上,分別錄76宗及32宗。
由於公屋樓價未隨大市下跌,今年上半年有6宗綠表公屋成交個案打入歷年十大高價成交之內。當中以黃大仙下邨龍逸樓高層3室,598方呎單位,在今年1月以322萬元成交,呎價5,385元,成為全港樓價最貴的綠表公屋。

【市民及代理看法】

何先生:「鳳德邨算好住,不過如果賣300幾萬就覺得唔值,最多只值200萬頭。」

何先生

中原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用家置業意欲強,樓價太貴,帶動綠表公屋成交上升,過去半年宗數創新高。」

黃良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