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筆思議】【詩與胡說】當工廈容不下半個音樂人 - 何韻詩

【七筆思議】【詩與胡說】
當工廈容不下半個音樂人 - 何韻詩

近日牛頭角indie界有名Live House Hidden Agenda三度被逼遷,紀錄片段中顯示,政府動用三大部門十幾人去調查「掃場」,不知情嘅仲以為要去緝拿甚麼犯罪集團,認真大陣仗。
你話做演出人流多,消防條例娛樂牌照等等有安全問題,政府要做嘢情有可原,但其實香港政府最近唔單止驅趕Live House,更動用許多人力物力掃蕩band房、劇團排練室等等。據身邊音樂人朋友轉述,政府部門人員近月來逐家逐戶敲門,見到有人於觀塘區攞住樂器就上前問係咪喺附近有band房,大規模有預謀地去驅趕,各界音樂人及創作人叫苦連天。

美其名活化

其實香港大部份工業若干年前已紛紛北上,香港真正運作中嘅工廠其實已大幅減少。到現時,到底幾多成工廈單位真係用作工業用途?十幾年前各界創作人開始租用工廠大廈,令開始被丟空嘅老舊社區再次興旺起來。工廈冇工廠租用,本身自動轉型租畀其他各行業係好事,牛頭角同觀塘自然聚集嘅文化社區就係當中成功嘅例子。但偏偏政府就見到你哋做起之後,發現呢區有得諗,可以用作商業發展,就走出嚟用一啲早已過時嘅條文去打壓及驅趕。
講真,現時各區嘅工業大廈,大部份都唔係工業用途。不單止band房,其實各大小行業、包括電影人、攝影師、劇團、IT界,甚至許多中小企,都係租用工業大廈單位先可以維生。如果要正式地計,其實統統不符合規格。咁係咪全部趕走晒,空置所有單位會比較好呢?美其名「活化」工廈,實情係畀發展商變成商場豪宅再以貴租出租?
據Hidden Agenda所展示嘅文件,工廈內「錄音、拍攝」都不能進行。此限制因何?錄音很危險嗎?而事實上,唔單止indie界別,根本好多主流界別嘅錄音室、電影工作室等等都係開設喺工廠區。工廠區又唔做得,咁請問香港嘅音樂人應該去邊度夾band錄音呢?商業大廈?地舖?咁貴點租?就算租到都俾人投訴製造嘈音。起晒隔音房?音樂人連三餐都要愁,邊度有錢做完善隔音?住宅?街頭?咪玩啦。
事實上,工廈條文過時已久,一早就理應要修改。政府成日口講支持創意工業,偏偏現實中不斷用各種方式打壓滅聲。要正式處理的話,其實工廠大廈𠵱家有七、八成單位都要趕走晒,為何只係特別揀音樂人創作人開刀?係咪因為做創作嘅太多意見,趕絕你哋等你哋唔好咁多聲氣?
一個地方唯一能長久流傳嘅重要財產正是文化及藝術。香港本身唔完全係文化沙漠,唔係冇人肯做,而係香港政府唔畀人做。連如此狹小嘅空間都要扼殺,係香港政府故意將香港創意產業沙漠化,當中所為何事?

詩與胡說

撰文:何韻詩

野生菇一粒,活在娛樂圈邊境的自由人。
從音樂起步,卻意外地透過創作與生活,看到生命的可能性。
「希望」與「公義」就是自己的信仰。

fb連接 http://www.facebook.com/hocchocc

逢周三刋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