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自製政治炸彈 (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鍾劍華) - 鍾劍華

特區政府自製政治炸彈 
(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鍾劍華) - 鍾劍華

選管會要求立法會參選人加簽確認書,看來又是特區政府自製的政治炸彈。選管會的主要職責是要保證參選人符合法例規定的提名資格,滿足所有規定的提名程序和條件,令選舉在對所有人都公平。原則上,民主選舉應該鼓勵人民的參與,而不是不斷加設關卡。以任何形式進行政治審查及作不合理的篩選,都會令選舉的公正性及認受性受到嚴重的損害。香港的立法會在制度設計上已經有種種缺陷與不足,如果還要在選舉過程中引來不公平及不合理的批評,立法會的公信力只會更負面。
就算中央對港獨成為選舉議題有百般不滿,確認書就可解決問題嗎?真的可以把那些有港獨傾向的參選人篩走嗎?選管會及建制中人都聲言這份確認書有其法理依據,相關條例確實賦予選管會有權要求參選人提供必須的資料,但這不構成足夠的法律基礎讓選管會去作政治篩選,把責任推落選舉主任身上,更是陷擔當選舉主任的公務員於不義。
政府及建制中人經常依恃強勢僭越法律原有的規定,意圖擴張權力,已引起香港人廣泛不滿。如果真的單憑這份確認書把某些政府不喜歡的參選人士淘汰,必然會引發一連串的法律訴訟甚至推翻選舉結果,整個社會要付出十分沉重的代價。張曉明在其發言中,明示暗示讓鼓吹港獨的人士參與立法會選舉不符合《基本法》,這一種「以法律壓抑政治」的法治觀,正是中港矛盾的其中一個主要根源;動輒輕率地指摘某些人犯法,卻說不出所犯何法,除了與文明社會的法治標準不符之外,其態度就更是要不得。林鄭月娥搬出的「大是大非」論,就更明顯是赤裸裸的政治審查了。

只確認當權者判斷力貧乏

因此,這已經不再是支持或反對港獨問題,所有香港人都不能讓政府及選管會得逞。否則政府以後便可以不斷援引這邏輯,各種政治篩選將會無日無之,香港以後也將不再會有公正及公平的選舉了。
個別本土派及港獨意識明顯的參選人不介意簽署確認書,而一眾沒有明顯港獨傾向的民主派政黨卻一致決定不簽署之後,政府原來的如意算盤可說已經打不響,確認書的作用已經被推翻。政府卻一錯再錯,竟然透過選舉主任要求梁天琦一人澄清是否繼續主張和推動港獨。這一做法根本無法解決確認書的先天缺陷。就算能夠一時之間把他們拒於立法會的選舉門檻之外,但會增加他們以後訴諸社會,在體制外繼續抗爭的政治本錢。
立法會作為最重要的民意機關,有需要讓不同的政治意向與訴求都能夠公平地爭逐其議席。如果支持港獨的人真的如政府所說只是極少數,政府又何須懼怕他們參與選舉?政府為甚麼連讓選民以選票證明這樣的訴求只是極少數的信心也沒有?再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政府無法證明這種訴求違反了甚麼法律,以政治審查的方式令其付諸選民表決的機會都否定掉,抱有這種訴求的也真的別無選擇,只能走上街頭了。
與其絞盡腦汁,搞些旁門左道或政治上難以站得住腳的小動作,不但解決不了老問題,而且會製造新麻煩,倒不如坦誠地面對選舉,也不妨認真思考一下曾鈺成盡快重啟政改的建議。
這份確認書除了確認當權者判斷能力的貧乏及沒有面對現實的勇氣之外,其實甚麼都確認不了。最多只向港人確認了特區政府已經習染了中共那一套,以為只要有權便可以隨意扭曲法律以配合一時政治需要的野蠻作風。

鍾劍華
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