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Pokémon GO昨忽然登陸香港,引發全城圍捕比卡超。香港互動市務商會會長方保僑指,Pokémon作為90年代熱門卡通動畫,觀眾群現已長大成人,且有一定消費力,將回憶化成現實已非遙不可及,一夕爆紅有理。遊戲只出英文版,似有意避開早前比卡超改名「皮卡丘」的爭議。
網民不齒「冇骨氣」
方保僑笑言,自己本來不認識Pokémon,因玩遊戲亦去惡補動畫,何況在該年代長大的20、30歲青年,估計Pokémon GO隨大量宣傳及品牌效應,熱潮有望延續,「最少都一年,之前Angry Birds都有年幾啦!」料會衍生大量相關的產品如電影、合作計劃等,其他遊戲商也可能跟風推出類似AR遊戲,「到時AR機動戰士對打都幾吸引」。
他指以往不少人愛收集實體物件,但現今已轉變,電子書大行其道,手機遊戲也能吸引人「課金」收集稀有道具,以收集小精靈為主,更能和其他玩家對戰的Pokémon GO,受歡迎是意料中事。
不過,也有網民指港人「冇骨氣」,因數月前才因《寵物小精靈》正式改名為「精靈寶可夢」,比卡超改名「皮卡丘」,大批網民批評譯名依照內地沿用譯名,不少人表明罷買、杯葛其產品。不過也有網民指,今次遊戲僅以英文版示人,估計公司也曾作考量以讓步,可以接受。
■記者馬志剛、佘錦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