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 打壓言論自由 短痛長更痛 - 李平

蘋論︰
打壓言論自由 短痛長更痛 - 李平

梁振英政府「僭建」立法會選舉確認書,引發政治、法律風暴,肯定都在梁振英及其北京主子的算計之內。作為北京政治智囊的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承認,若阻止主張港獨人士參選,將被質疑選舉不公、限制言論自由,屆時或連不支持港獨的選民都可能投票支持激進派,但他形容「長痛不如短痛」,北京和特區政府願意為阻止港獨分子進入立法會承擔後果。

刺激港獨由言論轉向行動

僭建的反港獨確認書,迄今已露出多項詭異之處,且不說能否經得起司法覆核、能否阻止市民參選及當選,僅僅是因為對言論自由的限制所要付出的代價,絕不是梁振英或中共領導人能承擔的。民怨宜疏不宜堵,這是中國的古訓,而對於素有言論自由的香港來說,這種權利一旦被剝奪,不只會影響近期的選舉,更會刺激港獨民意支持度的上升,更會刺激港獨由言論向行動的轉化,其結果只會短痛長更痛。
令人訝異的是,既然反港獨確認書的推出,不能令港獨勢力或聲音於社會上消失,更會影響親共陣營的選情,為甚麼中聯辦和梁振英政府還要一意孤行?為甚麼選管會首先針對梁天琦一人提出質疑?
香港媒體和市民應當記得,梁天琦在立法會新界東補選贏得6.65萬票、得票率達15.3%後,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馮巍公開表示,青年人受分離主義影響是世界性潮流、「幾個激進的青年人進入立法會也屬正常」。馮巍之說被視為中央大吹和風,或會改變9月立法會選舉的僵硬立場,甚至有消息指,一旦中共調整對港政策,馮巍不失為取代張曉明出任中聯辦主任的適合人選。
如今,張曉明、梁振英推出反港獨確認書,不只是打馮巍的臉,更是打馮巍所代表的中共開明人士的臉。不難理解,馮巍的說法無異於不反對梁天琦進入立法會,張曉明、梁振英就因此要給梁天琦特別「禮遇」。

權鬥延伸不理選情受影響

從這個角度看,確認書是中共權鬥再次延伸到香港,張曉明、梁振英為了確保自己的地位,哪裏還會去理限制言論自由對親共陣營選情的影響是利是弊、對香港是短痛還是長痛?
中大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的最新民調顯示,對香港在2047年後的前途選擇,接近7成受訪者支持維持一國兩制,有17%人支持香港獨立,13%則支持由中國直接全面接管。行會成員、梁粉張志剛強調,不同機構有不同調查數字,所以他看不到有越來越多人支持港獨的趨勢。但是,梁振英及其北京主子如果真的像張志剛一樣,看不到在青少年中有近4成支持港獨,還不願正視港獨言論得到支持正成為趨勢,那麼,越是打壓港獨言論,越是阻止和平表達港獨言論,青少年的抗爭只會越來越劇烈,香港將經受的短痛、長痛就會越來越劇烈。
或許,梁振英、張曉明根本不介意港獨言論越壓越強,他們要的只是推卸掉政改失敗的責任,把票債票償、「Vote them out」的責任推給港獨,造成港獨分子對抗聲浪高漲的事實,就可以宣佈馮巍一派的和風政策失敗,就可以為自己的留任營造藉口。
因此,非親共政黨也好,市民也好,絕不能聽任梁振英政府勾結西環剝奪港人的言論自由,不能聽任他們再次剝奪港人的選舉權與被選舉權,不能聽任他們以法律手段解決政治問題、拖累香港的司法獨立和公平執法制度。因此,市民要繼續在傳媒、網絡、街頭發聲,要繼續爭取國際社會關注和支持,也要繼續爭取中共開明派人士支持。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