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收市競價(俗稱U盤)今日重來!收市時間延遲最多10分鐘外,收市價亦更「民主」,是次做法較保守,加入波幅限制、隨機收市等措施,防止重演7年前滙控(005)「嘜價」事件。業界分析新制多重保障之下,再次觸發股價大幅波動的機會微,惟首階段不包括細價股,料散戶會冷待。
記者:黃翹恩 林靜
港交所(388)今日起復行收市競價,新制下獲納入競價名單的股份不再是4時正收市,而是在4時01分開始進入競價時段,並限制在參考價上下5%落盤;4時06分後不可抽盤或更改,落盤價更進一步收窄至最低沽盤價及最高買盤價之間;08分至10分系統會隨機收市,以配對到最多成交的價格為收市價。
上周六(23日)券商為收市競價進行最後測試,長和(001)、滙控、騰訊(700)波幅均在4.96%以上結束競價,逼近5%波幅限制。港交所市場主管李國強在首次測試後曾解釋,在測試時試驗極端例子很正常。而吸取上次滙控被嘜價教訓,新制加入5%波幅限制、隨機收市等「防火牆」,連李國強亦自言不知道何時收市,嘜價難度及成本大增。
券商及基金亦普遍認為再現亂局機會不大。耀才證券行政總裁許繹彬認為,5%區間限制已可避免股份大幅波動情況,霸菱資產管理亞太區股票投資董事方偉昌認為不容易觸發股價大波動。事實上,新制與08年有四大不同,而比較國際間各主要交易所的U盤做法,香港已較保守,如紐約、NASDAQ交易所並不採用隨機收市,有心人仍可瞄準最後一刻落盤;巴黎、澳洲交易所則不設波幅限制。
首階段不包括細價股
由於不少基金需要以收市價完成交易,重推U盤被指為招呼大戶,然而基金態度未見踴躍。景順投資管理多元資產及香港退休金主管陳柏鉅指,U盤縱有助減低指數成份股換馬日的尾市波動,然而換馬根本未必在當日進行,影響有限。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笑言會用競價時段,「求其擺個價喺度搏懵都好吖,可能搏到喜出望外呢?」
不少證券行均表示對競價操作已有經驗,只需更新系統交易及時間的設定,不涉及人手及成本增加。致富證券投資銷售部董事郭家安指,多10分鐘的競價時段意味潛在生意亦增加,但普遍散戶多炒作細價股,暫不包括競價時段內,故反應冷淡,大部份更表明不會留意收市後的10分鐘競價收市。
新競價時段首階段涵蓋主要指數成份股、有A股掛牌的H股,以及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共500隻股份,不設沽空,亦設兩星期「穩定期」,期間若有問題,系統將還原至無收市競價的版本。首階段實行半年後,將考慮擴展至所有股票和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