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少數族裔拍婚照圓夢 社企促共融

為少數族裔拍婚照圓夢 社企促共融

白色婚紗、黑色禮服的結婚照,對香港人來說可能很普通,但對不少在港的少數族裔而言,卻是非常難得。為青少年提供攝影、化妝課程和實習機會的社企Image Pro,今年邀請了10對結婚多年卻沒有正式婚照的少數族裔夫婦,免費為他們圓夢。

生於香港、尼泊爾裔的Gurung Noman Sing(Noman)的祖父輩是僱傭兵,後回尼泊爾讀書,經朋友介紹遇上現任太太Gurung Ishwari。二人並不是生於同一個族群,受盡閒言,「尼泊爾有很多族群,不同族群有不同語言、不同文化、不同服裝,族群之間有不少歧視存在,每個男人只能跟同一個族群的女人結婚」。雖然雙方家人很開明,但Noman指在如此傳統的氛圍下,也沒怎麼拍過正式婚照,只有在婚禮上拍了少量照片,豈料卻在香港遺失。

Noman與太太結婚後誕下長女後,為了過較好的生活又回到了香港,豈料初來報到便被偷去放滿回憶的背包。Noman仍記得很清楚,「那是1997年,我將所有相片和文件放在一個相簿中,背着袋到入境處,處理完事務後往剪髮時被人偷走了背包。」 結果Noman與太太結婚20年,只餘下在尼泊爾的一千零一張婚禮照片,直到收到Image Pro邀請,才為他們抹走遺憾。Noman的故事不止是他們的故事,很多在港的少數族裔因為盲婚啞嫁或其他傳統因素,從未試過正式拍一輯婚照,故今次Noman非常興奮:「今次是非常有紀念價值的體驗,覺得很感謝,簡直是畢生難忘的回憶。」

負責拍攝婚照和微電影的一班青少年學員,學到技巧以外也有得着,對少數族裔們改觀。學員MC笑言:「拍攝時有人派宣傳單張給我們,我們通常都不理會,但他們會拿單張,只因覺得拿了傳單,派的人應該會開心一點。」社企盼學員們有攝影經驗更易入行,亦更希望做到共融。學員們坦言,接觸過後會愛上和少數族裔們相處,「香港人比較冷漠,其實他們比我們更熱情、更沒有戒心、更肯幫人。」

記者:陳穎欣
攝影:徐振國、 楊錦文

社企Image Pro今年邀請了10對結婚多年卻沒有正式婚照的少數族裔夫婦,免費為他們圓夢。

Image Pro除為青少年提供攝影、化妝課程和實習機會,每年都會為特定弱勢社群拍攝,例如去年的長者和今年的少數族裔。

Noman與太太結婚20年,本來只餘下一張褪色的婚禮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