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運動員的生殺大權,幾乎全部由不同體育總會負責。以空手道界為例,於1974年成立的空總可操控運動員及教練的入會、參賽及擔任裁判資格,該會去年度獲康文署資助逾百萬元。
教練感可惜:好難再出賽
空總連海外比賽選拔、港隊提名甚至教練能否開道場等皆可掌控,執委每4年由148個道場會員選出,執委可通過新例操控選拔條件等,曾在2011年設運動員2年冷凍期,後因反對聲音強烈而取消。
資深教練阿占直言,今次事件是推行冷凍期後首次有運動員利益受損,他對羅展鵬遭遇感可惜:「可以話係中止咗阿鵬嘅運動生涯,亦好難再有機會幫香港出賽,訓練一個職業運動員要好多心血,𠵱家損失邊個承擔?」
「(運動員)都希望能夠喺最有技術、最年輕嘅時候走完運動生涯」。羅由職業運動員變成「孤兒仔」,事件拖逾一年,恢復職業運動員的身份越來越渺茫,他希望藉公開事件保障其他運動員。「我係想追討公義,咁樣影響運動員一生!」
沒工作經驗的他被踢出體院後極感徬徨,「訓練一剎那暫停,甚至要為生活煩惱,影響好大」。在過去近一年的他轉為兼職體能教練,月入萬餘元,訓練變成每周一天僅約兩小時,「(技術)一定有落差,𠵱家只靠不斷操體能去keep」。
■記者龔蕙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