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日實施的新收市競價機制與2008年的其中一個分別,是窩輪及牛熊證並不包括在競價名單上,即仍然維持在4時收市的輪證,有機會受正股在競價時段的收市價影響,而在翌日的開市價出現波動,甚至觸發即時打靶。法巴上市衍生產品部執行董事黃集恩指,為免產生額外收回風險,投資者或可挑選收回價較現水平距離適中的產品。
競價時段或被打靶
在競價機制下,假設滙控(005)在持續交易時間的收市參考價為50元,輪證的收市價理論亦只反映50元的變動。不過若滙控在競價時段的收市價最終定在52元,再升4%,並在翌日以51元開市,則正股開市跌1.9%,但滙控窩輪會出現正股上升2%的引伸變動;而即使滙控開市報51元,但由於競價時段升至52元,52元或以下收回的熊證,均會即時打靶。
瑞信香港認股證及牛熊證銷售主管何啟聰則指,目前市場主要是恒指牛熊證最受捧,而即使個別正股大波動,估計亦不會大幅影響指數。他指,輪證投資者不能在競價時段及時平倉,發行商亦要待至翌日才可做對沖,同樣面臨一定風險,實質影響還要觀察,目前都是「摸着石頭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