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兩血案衝擊德政局

五日兩血案衝擊德政局

德國5日發生兩宗嚴重襲擊,刺破了德國相對安全的形象,雖然當局不再將慕尼黑槍擊定性為恐怖主義,但恐怖陰影已臨德國,衝擊德國保安安排和政局。

槍擊案商場外有情侶到場致意,神情凝重。

網民:默克爾滿手鮮血

德國一直都自知受到恐襲威脅,前天就有民調指77%德國人預期即將有襲擊,慕尼黑警方去年除夕也因恐襲情報關閉兩車站,但最終無事發生。部份德國政客認為,德國的情報和警察工作較優秀,所以已多年沒發生像鄰國法國和比利時般大規模的伊斯蘭聖戰恐襲,但亦有分析指「伊斯蘭國」或要利用德國作襲擊其他國家的跳板,所以暫時放過德國。
去年底法國巴黎恐襲後,德國已加強戒備,但保安部署相當低調,加上德國憲法列明軍隊專責國防,國內安全由警隊負責,所以不像法國隨處可見軍警,機場車站更可見重裝備軍隊。但在民眾恐懼日升下,政府有壓力公開展示保安力量,卻會引起製造恐怖氣氛惡性循環的質疑,政府亦有壓力加強反恐和監控法,跟重私隱和基本權利的傳統有衝突,將引發激烈政治爭議。
慕尼黑槍擊的槍手,雖然不像火車斬人案兇徒那樣是近期入德的難民,但不少網民將矛頭指向總理默克爾的收容難民政策,要求她辭職,在Twitter指「默克爾雙手沾滿鮮血」。這情況在明年大選有利極右政黨。
連月初的法國尼斯恐襲,歐洲連番襲擊也影響大品牌投資決定。有奢侈品名牌代理人指客戶現在傾向在美國擴展業務,因覺得美國的保安狀況「較為受控」。
美國《華爾街日報》/英國《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