劏房父寄望脫貧 女兒盼活得快樂

劏房父寄望脫貧 女兒盼活得快樂

【本報訊】要願望成真,對基層家庭來說從來荊棘滿途。居於大角嘴不足百方呎劏房的張超源和張芷伶父女,父親想女兒長大後當位女強人,以知識為張家脫貧。即使收入微薄,每月仍花近千元為愛女報讀補習班。但稚女一心只想活得快樂。有年輕人將基層家庭為脫貧而衍生的思想矛盾拍成短片,讓港人反思知識的價值與意義。

基層影像展拍出矛盾

年近65歲的張超源,與10歲女兒張芷伶居於劏房多年。張父本來從事體力勞動工作,月入約八千,但年初因操勞過度,左腿需接受手術,停工至今,只領取政府傷殘津貼生活。雖失去收入來源,但他每月除了花四千多元交付租金及雜費外,亦願每月花八百多元,讓愛女報讀社區中心的補習班及繪畫班,「希望佢大個做女強人,一個管一百個」。
將升讀小五的芷伶雖明白父親心意,但知易行難,「學習壓力唔大,但我覺得補習班學得辛苦。英文特別難」。她說,自己能開心生活已然足夠。
香港教育大學學生Kelly,以半年時間把張家的思想矛盾拍成短片。Kelly表示最初以為基層家庭願景較簡單,「小朋友都係周圍玩,開開心心就得」,但與張家相處一段時間後,方發現基層家庭要擁有一個夢從不容易。
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幹事黎韻瑤表示,社會上有很多類似張氏的家庭,希望政府增加基層家庭的課外活動津貼,讓基層學童有全人發展。Kelly的短片聯同多位大專生的基層影像、攝影作品,於深水埗鴨寮街98號地下的《斗室生輝——基層學童影像展》展出,展期至7月30日。
■記者于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