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有失蹄?天文台去年測颱風路徑遜英歐電腦

馬有失蹄?
天文台去年測颱風路徑遜英歐電腦

天文台月初率先預測超強颱風「尼伯特」襲台,較其他氣象部門早,預報路徑亦較準確。不過《蘋果》翻查世界氣象組織(WMO)屬下的颱風委員會報告,發現天文台去年預測2至3日後的颱風路徑準確度略為倒退;前年在區內5大氣象部門中仍首屈一指,更勝全球最頂尖的歐洲、英國和美國電腦預報,惟去年因其他氣象部門的準確度大為改善,令天文台幾乎淪為榜尾,還差過未經人手修正的英歐電腦預報;但在預測颱風強度方面,香港仍能稱冠。
記者 李鈺廷

天文台現時預測未來1至5日熱帶氣旋路徑的容許誤差範圍,分別為125、225、325、400和500公里;換句話說,原先預測1、3、5日後會正面襲港的風暴,最終可能分別在香港以東約120多公里的汕尾、300公里內的汕頭和500公里內的廈門登陸。

根據颱風委員會的報告,天文台前年預測未來2至3日的風暴走勢,誤差分別為109.4和105.5公里,遠小於容許誤差的225和325公里,為區內5大氣象部門中最好,也較全球最頂尖的歐洲、英國和美國電腦預報優勝,不過此誤差去年分別擴大至120和176.5公里,由於區內其餘4大氣象部門的準確度均顯著改善,令天文台幾乎淪為榜尾,還差過未經人手修正的英歐電腦預報。

天文台科學主任蔡子淳表示,天文台去年預測風暴走勢的誤差,與區內其餘4大氣象部門相若,差別不大。不過颱風委員會的報告顯示,歐洲電腦去年預測未來2、3和5日的風暴走勢,誤差分別只有93.2、146.2和283公里,是區內5大氣象部門和全球6大電腦預報中幾乎最準確,相比天文台分別有120、176.5和367.2公里的誤差,兩者準確度有一定差距。

不過經人手修正的預報,尤其預測風暴的強度時,始終好過僅由電腦直接輸出;天文台去年預測風暴3至5日後的強度,準確度不僅穩守區內氣象部門第一,更遠較全球最頂尖的電腦預報優勝。天文台去年預測風暴1至5日後的中心風力,誤差僅介乎時速18至28公里,較美國電腦預測的時速23至36公里誤差還要小,而美國電腦預測風暴的威力,去年的準確度已是全球電腦預報中數一數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