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大暑,天氣一連九日酷熱,假如要上山下海大玩特玩,少不免要塗抹太陽油和噴蚊怕水,不過早前有報道指混合使用防曬和蚊怕水,蚊怕水中的避蚊胺(DEET)成份會隨滲透力強的化學性防曬成份進入皮膚底層,令皮膚過敏紅腫,嚴重者可引致中毒昏迷,確實嚇怕不少人。其實,市面上亦有將物理性防曬成份混合不含避蚊胺成份的驅蚊防曬二合一產品選擇,不過皮膚科醫生陳佩瑤指這類二合一產品雖然方便,但一天不宜使用過量,最好還是分開使用,建議每兩小時補抹一次防曬,防蚊產品最好一天只噴一次,最多隔四至八小時補噴。美國疾病管理中心亦有指引,建議兩種產品應分開使用,最好先塗防曬,隔半小時後才噴蚊怕水。
其實只要了解化學與物理性防曬用品的分別,即使同時使用防曬用品及蚊怕水,亦能大大減低皮膚敏感機會,物理性防曬(physical / mineral sunscreen)主要用途為阻隔和反射指外線,最主要成份是二氧化鈦和二氧化鋅,好處是致敏機會較低,質地偏稠和泛白。化學性防曬(chemical sunscreen)則沒有二氧化鈦和二氧化鋅;化學性防曬主要用途為吸收和分解紫外線,好處是較清爽,不過亦有人對此成份過敏,所以敏感肌膚宜選擇物理性防曬,亦可用香茅及草本製蚊怕水或不含避蚊胺成分的驅蚊劑。假如還是怕過敏的話,可先將防蚊及防曬產品塗抹手臂內側,等待一天,看有沒有過敏反應,就用得更安全。
記者:畢慧婷
攝影︰伍慶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