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桶中軟暖的屍體(上) - 高慧然

垃圾桶中軟暖的屍體(上) - 高慧然

這天,網絡上一張相片震撼了許多人:一隻貓屍,被塞進垃圾桶,半邊身在內,半邊身外掛。據說屍體還是軟的、微暖。
不知是街邊的流浪貓,死去後被途人扔進了垃圾桶;還是家貓,去世後被主人扔進垃圾桶。根據港人治港後的香港政府的指引,貓主人把寵物屍體當垃圾棄置,原則上沒有錯,只是沒用垃圾袋裝住而已。是,我沒寫錯,你沒看錯,死去的動物,在97後的香港,與垃圾無異。
寵物死去後,應該怎麼處理?視寵物為好朋友的人,通常會希望取回動物骨灰自行安置或放置。但此舉在香港,所需不菲。英治時期的香港,是有公眾動物火化服務的。有養開寵物的網友曾經試過。寵物去世後送到長沙灣屠房,火化後可取回獨立骨灰,且收費非常便宜。一個地方的文明程度從對待動物死亡的態度與方式可以看得出來。英國人讓香港的動物死得有尊嚴,但1999年香港政府便取消了該項服務。
兩年半前,我家小貓去世,去得非常突然。牠過身後我才向人急問如何處理寵物身後事。有人告訴我,其中一個方法是致電食環署,食環署會派員收集動物屍體。「然後呢?」我追問。「應該是把當日收集到的所有動物屍體一起火化。」對方這樣回答。
看到這兒,知悉內情的人應該失笑了吧?食環署是不會火化動物屍體的,這是對97後香港政府的美麗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