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接受外媒專訪】
台灣總統蔡英文本周一(18日)首次於上任後接受外媒專訪,由美國《華盛頓郵報》搶到「頭啖湯」。她回應兩岸關係、南海仲裁等多個敏感議題。被問及有說法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設下要她同意九二共識的期限,蔡回應「不太可能違反民意接受對方設的期限」,被內地官媒詮釋為蔡首度正式拒絕九二共識。
《華郵》未有於報紙刊登專訪,僅於前晚深夜把報道上載該報網站的言論區內;台總統府則於昨日發佈專訪全文。蔡於專訪中第一個問題被問及對習近平印象如何,蔡回應稱習能勇敢採取措施進行反貪腐,對大陸發展的進程很重要。此外她指期待習在處理兩岸關係時能有更大彈性,「我也希望他能體認台灣是一個民主社會,民意走向其實是非常重要的」。
當被問及「有學者指習設定了要你同意九二共識的期限,這個正確嗎?」蔡回應:「設定期限,要求台灣政府違反民意去承受一些對方的條件,其實可能性不大,我也相信他們應有這樣的認知。」對於大陸於蔡就職後切斷兩岸官方溝通管道,蔡稱兩岸溝通包括每一個不同層級,當中有來自民間的溝通模式。
《環時》詮釋為拒絕
蔡現時作為較支持獨立的年輕選民代表,如何於維持兩岸關係穩定和讓年輕選民滿意之間取平衡?蔡指「有一件事情,(不同世代和族群)的意見一致,那就是民主」。她又稱,台灣有完整的政府和民主機制且擁有軍隊,「我們是一個可以為自己做決定的國家」。而對於這「國家」沒被國際社會承認,蔡稱「這確實是不太公平」。談及南海仲裁案時,蔡重申裁判對台灣沒法律約束力,並強調太平島是島。
就蔡於專訪中回應九二共識,中共喉舌《環球時報》昨引內地學者指,這是蔡首次對九二共識明確表態,「實質上是對九二共識予以拒絕,暴露了其台獨的意識形態」。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昨則重申,只有蔡堅持九二共識才可令兩岸關係穩定發展,兩岸溝通須在此政治基礎上才能延續。不過,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昨表示,有關九二共識的相關議題,蔡總統在今年520就職演說時已做了清楚說明,至於《華郵》報道的部份,蔡總統是針對大陸有設定所謂的期限要求總統表態。
美國《華爾街日報》/《環球時報》/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