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讓香港引以為豪的警隊、廉政公署、司法,在梁振英治下正淪為政治打壓的工具。英國《經濟學人》、美國《華爾街日報》昨日分別發表評論,警告公眾對警隊信任度下滑是不祥之兆,而黃之鋒、周永康、羅冠聰如被送進監獄,將成香港首批政治犯。英美權威媒體的評論,無疑是對中共和梁振英的當頭棒喝,但要敲醒沉迷於權力、又沒有制度制衡的中共和梁振英,需要更多國際社會的領袖、媒體發聲。
憂香港進入非和平抗爭時代
《經濟學人》、《華爾街日報》的評論各有側重點,但並非針對單一的警隊民望或公民廣場事件,而是都提及廉署一姐李寶蘭辭職、銅鑼灣書店五子被失蹤等事件。《經濟學人》指,連串事件令香港市民懷疑中共的手正伸向香港,干預香港事務。這種不安感,將培育更多年輕人更有準備地對抗警隊,並成為中國強烈譴責的「分離主義者」。《華爾街日報》同樣警告,雙學三子如被送進監獄,這可能預示着一個民主抗爭將不再和平的新時代。
其實,對中共伸手干預香港事務,香港市民早已不是懷疑,而是目睹耳聞、身受其害。無論是2017年特首普選,還是連接中港兩地的大型基建,還不是中共一聲令下,梁振英和親共政黨政客就落力執行?在反港獨的「大是大非」問題上,還不是張曉明說一,梁振英和林鄭月娥就不敢說二?
至於英美兩大報刊警告香港將出現分離主義者、非和平抗爭,這當然是港人不願看到的。問題在於,中共和梁振英一面高調反對分離主義、反對非和平抗爭,另一面就漠視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原則,漠視市民的和平請願,漠視議會的「和理非非」,結果刺激本土呼聲高漲,甚至港獨意識蔓延,梁振英也被譏為「港獨之父」。
香港市民雖然對梁振英以打擊港獨為名實施連任工程有所警覺,但對梁振英把中共以法治國的理念、機制引進香港就未有足夠的警惕和堅決的反對。中共將法律定義為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和統治工具,各級黨委的政法委享有凌駕於法律之上、指揮公(公安)檢(檢察院)法(法院)的權力。
香港政法委隱約形成運作
從警隊和廉署的表現、律政司的選擇性檢控來看,香港政法委已隱隱約約地形成並在運作。連本應保持政治中立的選舉管理委員會,也突然加推反港獨確認書,並聲稱違反聲明承諾的參選人將負刑責。這顯然是中共以法治港的又一措施,也是2011年中共在地方人大代表選舉中封殺獨立候選人的翻版。當時,北京、江西、貴州等省市有作家、學者、律師等準備以獨立候選人身份(並非主張地方獨立)參選人大代表,結果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聲稱,中國只有經協商後得以提名的正式候選人,沒有所謂獨立候選人,獨立候選人沒有法律依據。
由此觀之,梁天琦成為第一個因主張港獨被選舉主任問話的參選人,並不令人意外。對於輿論質疑選管會的反港獨確認書沒有法律依據,有親中媒體報道,全國人大常委會可以釋法的方式填補這個漏洞。對中共和梁振英來說,《基本法》早已成為垃圾桶,甚麼特首要愛國,甚麼立法會議員不能主張港獨,甚麼《國家安全法》可納入附件,還有甚麼不能往《基本法》這個桶裏丟的?
《經濟學人》關注香港新增立法會參選確認書是中共干預香港事務的事例之一,而這些事例將增加如旺角衝突等動盪事件發生的機會。如此嚴厲的警告,恐怕還是不能敲醒中共和梁振英,相反,梁振英還可能自鳴得意,如果有參選人因未簽署確認書被取消參選資格,進而引爆抗爭與衝突,不正是中了梁振英的下懷嗎?確認書引爆的紛爭與抗爭,真的會取代棄梁或保梁,成為立法會選戰的焦點嗎?事態正往令人更不安的方向發展,港人要警覺,也要呼籲國際社會給予更多關注。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