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RNC)步入尾聲,不過慘遭媒體批評「除了敲定總統、副總統候選人外,無重大建樹」。不過由全美各地而來的一眾黨代表(delegates)就懶理批評,把握機會於「嘉年華」氣氛非常濃厚的俄亥俄州小城克里夫蘭(Cleveland)盡情狂歡。有黨代表對《蘋果》說,這是他參加過最難忘的黨大會。
駐美記者:唐芷瑩 克里夫蘭報道
四天的全國代表大會每晚主題各異,原計劃以治安、就業和團結等議題展開討論,達到共和黨「使美國再次強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共識;但甫開幕,焦點就被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名模妻梅拉尼婭(Melania Trump)的演講稿抄襲風波蓋過。亦有不少批評指,輪番上陣在黨大會上演說的人,都集中在攻擊勁敵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莉(Hillary Clinton)之上,有些失格。
於特朗普正式獲提名的翌日,本報於會場外的酒吧街找到一身愛國牛仔造型打扮的稅務律師奧丹尼爾(Patrick O’Daniel)。這位德州(Taxes)黨代表帶着小孩準備提早入場,趁開會前先與其他州分的代表交換紀念襟章。「場內的氣氛較以前的黨大會興奮高漲得多,裏面很瘋狂!大家都為這一位非傳統的候選人(unconventional candidate)的出現感到興奮。這不是一時興起,他們真的『很很很』喜歡特朗普。」他又表示,今次市內佈署的警力是歷屆之冠,令他很安心。
來自德州的他,將總統提名票投給特朗普,而非「同鄉」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因為深信特朗普的「勢力範圍」不容忽視,「你想保住(美國)現在與世界各地朋友的友誼?投給特朗普是不二之選」。
大會亦通過共和黨前總統將列根(Ronald Reagan)時期對台灣的「六項保證」(Six Assurances),首次納入黨綱(party platform),更將槍頭指向中共政府。對此,奧丹尼爾覺得:「這只是將(美國)與台灣長久的友誼和團結重申一次,可與我們的盟友再親密一點,並不算破格之舉。」
全美有4,000多個黨代表及候補代表出席是次大會,每天的開會時間在東岸傍晚5時半後。不用早起床,不少代表都趁機於會後到市中心的酒吧狂歡一番,或坐觀光人力車夜遊,偶爾遇到示威的市民都無損心情。
不過記者發現,克里夫蘭這個人口僅40萬的小城市市面氣氛一片熱鬧,絕非全因舉行大會或躬逢特朗普「大駕光臨」,更大的原因是因為騎士隊(Cleveland Cavaliers)上月剛摘下隊伍史上首個NBA總冠軍,市民仍然「心情大靚」,不介意封路等措施和示威活動阻礙生活。22歲的青年馬克森(Alex Makupson)直言,沒興趣留意共和黨大會的內容,「我們剛贏了NBA,仍很熱血沸騰!舉辦共和黨大會令我們又再團結一點,因為全世界更多人來探訪我們,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