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費上升 保險賠償率降

醫療費上升 保險賠償率降

【本報訊】近年政府鼓勵市民到日間診所照腸鏡及胃鏡。香港保險業聯會調查顯示,2014年診所小手術平均收費6,186元,較2013年上升18%;同期於日間診所進行腸及胃鏡的醫生收費,分別上升13%及25%,雜費更分別上升26%及42%。聯會表示,隨着醫療費上升,保險公司的賠償比率下降,投保人應檢視保障範圍是否足夠。
保聯收集18間保險公司的醫保保險數據,2015年約有400萬張個人及團體醫保保單,當中個人保單約222萬張,整體投保人較2014年增加20萬。調查發現,2014年診所小手術平均收費雖然較13年增加,但只有83%的醫療費獲保險公司賠償。2014年三等房平均收費約3.3萬元,較13年增加6%,只有79%醫療費獲賠償。兩者的賠償比率較13年下跌一個百分點。

保費平均上升4%至5.2%

腸鏡及胃鏡佔整體索償個案49%,日間診所照腸鏡及胃鏡平均收費分別是7,977元及6,701元,醫生費佔八成;但於醫院三等房進行腸鏡及胃鏡,收費是日間診所的3至4倍,以入院照腸鏡為例,費用由2.9萬至8.1萬,雜費佔逾一半。
保險業聯會醫療改革專責小組副主席陳秀荷稱,過去五年保費平均上升4%至5.2%,至今年個人醫保保費4,055元;因醫療費用不斷上升,在保障範圍不變下,獲賠償的比率會下降。於醫院照腸胃鏡費用較診所高,主因化驗等雜費較多,她指市民選擇醫療服務時應考慮「係唔係要樣樣做」。
■記者陳沛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