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40年】超市格價全人手 測安全套最好賣?

【《選擇》40年】
超市格價全人手 測安全套最好賣?

香港有一本雜誌不單零廣告,更將商家的產品、服務一一檢驗,如此倒米卻屹立四十年—說的是消委會出版的《選擇月刊》。當中的經典報告,你有否聽過?

《選擇》是亞洲地區最早為消費者提供檢測產品資訊的雜誌。於消委會工作逾三十年,研究及普查部總主任鄭躍年(Brian)表示,初期他們的實驗室多在香港,現在合作的超過一半在外地。

最長壽測試項目
七十年代,石油危機引發通脹,日用品、糧油價格高企。1976年《選擇月刊》創刊號,主角便是食油測試,還有電器測試報告、超市格價,這三類資訊到今天仍定期更新。Brian 表示初期他們每月一次到超市抄價錢,達五十項產品;現時則在超市網頁下載價格,每天兩次,超過二千項產品。

銷量最高--關乎「造人大計」?
八十年代初,科學家發現愛滋病,引發全球恐慌,安全套銷量急升。而1988年,《選擇》發表的避孕套測試報告,以家計會首任總幹事林貝聿嘉作封面主角,結果破紀錄大賣七萬三千本。有參與測驗的Brian表示,當時七成測試型號有樣本漏水:「之後市場上安全套的質素不斷提升,那些遠不能達標的都消失了,是好的影響。」

見證時代變遷
大至樓盤買賣,小至一粒金牙真假,《選擇》也有涉獵。而2006年報導的PAAG注射隆胸後遺症,迴響大至連內地也禁用。許多當年測試的最潮產品,今天變成古董,例如火水爐、手提式打字機、手提式錄音機等。七十年代流行的「嗶嗶嗶」傳呼機、大哥大、千禧時代的黑白、彩茫手機,乃至今天的智能電話,測試由著重硬件到著重軟件,《選擇》見證了通訊工具的進化史。

《選擇》今年40歲,消委會趁此開設了facebook專頁「hongkongchoice」,發佈最新資訊;今年書展亦有《選擇》攤位,市民可到場回顧經典封面,亦可以特惠價訂閱《選擇》。

書展期間,《選擇》的攤位1C-D21( Hall 1C ) 設有40年來經典封面的布景供大家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