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關於流行曲,我想說的是感情。

【西遊記】關於流行曲,我想說的是感情。

上個月,看了《初戀無限Jam》(Sing Street),勾起很多新舊回憶。電影以80年代英倫音樂作主題,是我剛開始聽歌的時候。導演約翰卡尼(John Carney)前作《一切從音樂再開始》(Begin Again),則是兩年前在香港上畫的精品,Maroon 5主音Adam Levine首主題曲《Lost Stars》,那時幾乎日日聽十次。當同一把聲音在《初戀無限Jam》結局唱出《Go Now》,我幾乎立即哭出來。新回憶恐怖地比舊回憶更入肉。我的嗅覺不靈敏,人說香氣會讓人永世難忘,我從未感受過。某一定格畫面,可以刻骨銘心,直達發噩夢的程度,但當一格格畫面串連成影像時,在回憶界別的威力又好像會稍稍減弱。對我來說,最深刻的,多數是聲音,尤其歌聲,一個歌手一首歌曲代表住一個時期。
主要針對外語流行曲的話,八十年代,我未迷《初戀無限Jam》提過的David Bowie或Duran Duran或Depeche Mode。我是深宵電台節目的擁護者,聽得最多的,是Carpenters的《Yesterday Once More》、The Bangles的《Eternal Flame》、Jason Donovan的《Sealed With A Kiss》,錄電台是例行公事。又或者去觀塘廣場頂樓的唱片舖租CD,dup入卡式帶,你明白是什麼嗎?
踏入九十年代,最深刻印象是The Beautiful South的《Dream A Little Dream》,百聽不厭;Frente!的《Labour Of Love》;因為喜歡王菲,又愛上The Cranberries。然後是一堆Britpop band代表如Suede如Blur如Oasis如Pulp,百花齊放,用MD聽。現時,每次翻聽《Beautiful Ones》,我仍然想起在大學宿舍有覺不睡的好日子。前幾年,The Cranberries、Suede等青年回憶紛紛來港開騷,我校好鬧鐘彈起身按F5鍵,驚死買唔到飛。
然後,開始變成人,最有印象的,竟然是The Black Eyed Peas,老蘭夜店的DJ播來播去都是《My Humps》、《Where Is the Love?》、《I Gotta Feeling》,我曾經有齊他們推出過的CD,日日駕車返工就在《Boom Boom Pow》。現在想起,快樂得要死。
不經不覺,沒有腳骨力沒有聽力再落老蘭了,LMFAO已變成絕唱。近幾年,少聽歌,時間不知放在哪裏,總之好像沒有昔日的空閒,但貢獻又不是多了。聽,也是聽最大路的Katy Perry、Adele、Maroon 5,簡直是貪方便。
我不是專業樂評人,一首歌,好聽不好聽,對我來說,講環境講氣氛大於一切,是首歌令我聯想起的意義讓我對首歌產生感情,與首歌的質素沒太大直接關係。例如二十年前草蜢有首《對一個人愛錯》,一般人可能覺得跟一般情歌沒分別,但因為出街時刻撞正我人生第一次以為自己失戀,一聽難忘,結果聽足廿年,每句歌詞也背得出來。
二十年後,原來是《Lost Stars》。電影,我們一起看。歌,我放在她的手機。她說,創業時,每日也loop住聽。之後每次重聽,也想起當時既興奮又緊張也惶恐的心情。她沒看太多電影,沒看太多電視劇,沒聽太多流行曲,沒看太多小說漫畫,跟我完全不同。她大概不會知道《Lost Stars》是由Adam Levine主唱,也不知Adam Levine是Maroon 5的靈魂。她愛吃喝玩樂愛野外活動不愛安定,她要愛我不懂愛,她跟我彷彿是存在於兩個不同星球的人,卻共同生活了五年。想來,也難能可貴了。
有一段時間,我以為兩個人相處可以不用志同道合,情人未必需要是知己。或者,是我過份天真了。據說,很多看本專欄的讀者,也是由《壹週刊》電視表時期移植過來。如果屬實的話,大概了解我一向喜歡公器私用。這篇文章,是寫給喜歡《Lost Stars》的你,鼓勵你找一找《Go Now》來聽一聽。多謝各位體諒。

《一切從音樂再開始》的主題曲《Lost Stars》亦由Adam Levine主唱。

《初戀無限Jam》以80年代英倫音樂作主題,是我剛開始聽歌的時候。

撰文:方俊傑

觀塘長大,壹仔打滾,偏愛西片、西劇、中日韓美女。利物浦悲慘球迷,非西人一個。

編輯:李寶筠
美術:孔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