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教育局昨公佈「免費優質幼稚園教育」執行細節,但所謂「免費」只適用於絕大部份半日制幼稚園的學童家長,全日制或長全日制料仍須交學費。幼稚園師生比例則由1:15提升至1:11。有幼稚園校長質疑新計劃推行倉促,未有照顧非半日制學生,「唔認為係完善嘅免費教育」。
記者:葉偉東
教育局昨下午網上發通告,宣佈將於2017/18學年起向所有合資格本地非牟利幼稚園提供資助,讓幼稚園為合資格學童提供3年的半日制教育。學童入讀幼稚園時或下年8月31日開學前,滿2歲8個月至6歲,並擁有香港居留權等,即合資格獲免費幼稚園教育。
半日制上限9,960元
新計劃下,學校每名半日制合資格學童將獲政府33,190元資助。計劃列明幼稚園不可就半日制服務收取學費;預料絕大部份就讀半日制學童將不用交學費。個別學校若因資助未能覆蓋租金,可向教育局申請收學費,惟學費上限為資助金額三成,即最多只能收9,960元學費。
全日制或長全日制則未獲全額資助。現行學券制下,學校每名學生獲政府資助2.3萬元;新計劃下,全日制或長全日制學生分別獲43,150及53,100元資助,較半日制學生額外增加三及六成。有關資助增加並非全數反映在學費之上,因政府未表明學校的津貼會否因此縮減。通告又稱「基於與家長共同承擔成本的原則,家長須支付部份額外費用」,家長或因此而須攤分租金、人工等辦學成本,學費上限為25,890元。
現行參與學券制的學生將不受影響,教局指如在2017/18學年,該使用學券的學生繼續就讀於並沒參與新計劃的幼稚園,學校將可繼續獲學券資助,直至學生離開該幼稚園。
師生比例升至1:11
新計劃亦將幼稚園師生比例由1:15(計及校長)提升至1:11(不計校長),亦收緊補貼制度,列明不得互相補貼,堵塞部份辦學團體以租金或提供教育服務形式互相補貼的情況。
粉嶺神召會幼稚園校長王小鳳直言,「唔認為呢個係完善免費教育……𠵱家半日制學校都要計數睇吓做唔做到(免費教育),全日制同長全日制就更加唔係免費,要畀學費」。王又指部份學校在租金、薪金成本下要達至免費教育,「無奈下惟有裁減教學人手,或者請啲新入職嘅幼師」。
王又質疑教局無全盤計劃及藍圖,「例如佢冇交代教師薪酬範圍,本來係跟綜合物價指數做調整,但又冇講過個指數跌要點處理,長遠亦冇提及過任何好似幼師學位化、校舍建設等問題」。幼師薪酬關注組召集人蔡若蓮指新計劃不是免費教育,「佢只係提供半日制資助,但𠵱家大部份都係雙職家庭,對全日制同長全日制需求越來越大,係一個趨勢,政府冇回應過呢方面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