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有三九,夏有三伏,這天正好入伏,照北方習俗,要吃餃子。
入伏為什麼要吃餃子,其實不大清楚,中國習俗中的節日,大多會找理由弄點吃的。除了端午粽中秋月餅這些著名的節日之食外,應時應節,都想方設法找些食物來吃吃,立春吃啥、立夏吃啥、清明吃啥、重陽吃啥,諸如此類,沒什麼道理卻又都有道理,中國人從前最缺吃少穿,平時粗茶淡飯,抓住機會才吃點像樣的。「民以食為天」,沒得食,天要塌的。
北方話有云:「好吃不如餃子」,可見水餃在北方生活中的地位,在在跟喜慶拉上關係。於是過年要吃餃子,家人出遠門前要吃餃子,朋友來了要吃餃子,有高興事要吃餃子,夏天入伏,也要吃餃子,可見有沒有道理不要緊,有得吃最重要。
於是這天就吃餃子了。不想自己包,打電話給「老北京」老闆尹強,請他在銅鑼灣店訂個位,他說灣仔店才開張三天,不如去新店吃。也好,便去了駱克道新店。叫了涼拌土豆絲、焦熘丸子、芫爆肚絲,其餘全是麵食,京東肉餅、炒餅、芝蔴醬糖餅、茴香豬肉水餃、大葱羊肉水餃,京味十足,在香港,也就「老北京」做得如此地道。四人吃,勉力而為,十分盡興,算是應了個「入伏吃餃子」的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