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仁安醫院發生飛剪事件,有兒科護士在為準備照磁力共振的小童注射鎮靜劑時,口袋的鉸剪突然飛出,擦過在小童旁母親的肚皮後,直飛掃描儀;兩母子雖沒受傷,但直斥醫院「離晒大譜」,「日後點放心喺呢度做手術?」有醫生認為,醫護人員進入診療室前沒放低身上所有金屬物品,是低級錯誤;仁安承認事件,但聲稱僅屬護士一時情急所致。
投訴人梁太表示,周一陪同3歲大的兒子,到仁安醫院兒科接受磁力共振掃描,檢查耳背一粒腫如水泡狀的肉粒生長情況。她稱兒子在晚上8時許獲安排進入診療室,由兩名護士協助為他注射鎮靜劑。梁太聲稱,當時已留意到一名護士的口袋有鉸剪。
護士應放下所有金屬品
隨後院方開始磁力共振掃描,但不足10分鐘後,因藥力太弱,梁太的兒子須再接受鎮靜劑注射。梁太指當時一直留在診療室,而外面的兩名護士則奉召進內,當時儀器未有關上。但在注射時,室內突然傳出「砰」的一聲,該把鉸剪突然從護士口袋飛出,先擦過站在該護士右方的梁太腹部,再掠過躺在床上兒子的上方,然後撞向儀器。
梁太指在場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姑娘都唔知發生乜事」,直至有人看到飛脫的鉸剪才恍然大悟;另一名護士隨即急急脫下戴着的耳環。她表示,兒子最終無法完成掃描,正考慮向院方投訴,「咁大間醫院,咁嘅醫療質素,日後點放心喺呢度做手術﹖我(及兒子)好有陰影」。
外科專科醫生郭家麒認為事件非常罕見,磁力共振儀器的磁力非常強大,絕對可以吸走金屬物品,醫護人員理應知道進入診療室前,須除下帶有金屬成份的物品;即使忙中有亂,亦沒理由犯錯,醫院理應致歉。
仁安回覆指,病房護士首次為病人注射鎮靜劑時,已遵照指引將隨身金屬物品放下。在磁力共振期間,男童曾心跳加速,故護士一時情急下,未有放下鉸剪等金屬物品就入房,造成事件。院方稱,該名護士已即時向男童家屬致歉,院方亦已下令醫護人員護送病人往磁力共振檢查前,必須放下所有金屬物品,避免同類事件發生。衞生署表示,私營醫療機構規管辦事處尚未接獲有關投訴,署方正向仁安醫院了解事件。
■記者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