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上熱情開朗的聲音呢?路過湯料店,才知道即飲湯包裏各種材料的真面目;走到香料店,發現店中的香料種類絕不比大型百貨少,價錢更經濟實惠,再附上老闆娘親切的講解,原來街市到處都是寶。
小時候看美食節目,看見大廚一時放九層塔,一時撒迷迭香,當時我對香草一竅不通,只覺得小小幾束便能提升整個菜餚,非常神奇。時光飛逝,一些大型超市將國外不少香草引入至香港,但在街市買到滿手食材時,實在懶得再走到超市購買。
父親本來經營海味店,但她接手時,海味連鎖店開得越來越多,她見難以與大型企業對抗,而舖頭對面是凍肉店,乾脆把店舖搖身一變為香料店,方便客人買完凍肉便過來買香草。
小,但足足有四、五十款中西香料,絕對滿足一般家庭醃肉或烹調西餐的需求。
霞姐謙稱自己知的不多,但問到每隻香料的用法及來源都有問必答,例如常用於中式串燒的孜然粉,原來是由印度傳至新疆,因此孜然粉亦有兩款,霞姐建議製作串燒用回新疆的,便更正宗。至於小豆蔻,除了用來醃肉,亦是印度人製作奶茶的秘密武器之一。
店內除了有西式香料,亦提供中式香料,例如平日常用的八角,在霞姐店內更有賣八角粉,供客人選擇。香料店雖空間有限,但不像一般雜貨店般雜亂無章,霞姐利用本身放置乾貨的鐵罐,整齊排列一系列雜貨,無論是伙記還是客人都可以方便拿到,在收銀位置還貼上一張「膠袋收費五角,全數捐贈毛孩」的告示,非常有愛心。在這香料店,除了嗅到一陣香料味,還有一陣陣芳香的人情味迎面而來。
張伯海味雜貨店
大埔鄉事會街8號1樓D69舖
提倡即開即飲湯料包的湯料店接二連三開張,大多數都叫好叫座,雖則每個湯包的包裝外面都標明用料,但你是否了解它們的功效?其實街市有不少湯料店,雖沒有提供即飲湯包,但他們都將不同功效的湯料分別包裝好,亦會加上一張材料紙,列明功效,客人只需回家加一件豬肉便可煲煮。
原來土茯苓真身非常巨型,店家要去皮切片後才能使用,「通常土茯苓、入地老鼠跟牛大力會放在一起,街市通稱三寶,」湯料店第二代負責人鄭漫玲(Candy)說:「這樣就能清熱、去濕跟舒筋活絡。」
而常用的沙蔘玉竹,不少人誤會它們是同一種食材,其實沙參跟玉竹是兩款食材,Candy繼續說:「用硫磺熏過的沙蔘可以保存較長時間,但煲出來有機會多了陣淡酸味。」而玉竹要選顏色不太深的,因為深色的有機會已放置太久。
湯料以外,女士們喜歡到咖啡店點的花茶,一壺分分鐘已收取30至40元的費用,但原來不少湯料店亦有售賣,售錢相對便宜。除了較常見的玫瑰花、桂花外,Candy的湯料店更有一些較少見的乾花,如合歡花,有助治療失眠健忘;千日紅則適合女士飲用,有活血通經的作用;桃花茶則有去水排便的功效。
美蘭海味湯料
大埔綜合大樓1樓D55號舖
記者:李泳烔
攝影:伍慶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