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求連任心戰術拆解(自由撰稿人 周信) - 周信

梁振英求連任心戰術拆解
(自由撰稿人 周信) - 周信

梁振英在立法會回應林大輝質詢時,故作輕鬆地笑說,建制派在立法會選舉失利,一個看法是對他連任不利,另一個看法是「對我的連任是大有幫助」。如此「建制派輸贏都對我一定有利」的回應,顯示梁振英的語言偽術,已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
梁振英的沾沾自喜和自說自話,源自他堅信中央不單會對香港態度越來越強硬,因而對他會越來越信任,甚至已到了非他不可的地步。因是之故,月前張德江訪港,雖曾向泛民釋出善意,但過後政府不見有人再提此事,遑論積極跟進;連陳婉嫻也表示,不明白為甚麼立法會泛民的深圳之行仍未成事,與張德江本應仍有一次見面,但因有人不想吹和風而不了了之。
當日林大輝擺明是想當眾奚落梁振英,代建制派出一口烏氣。所有立法會候選人都知道,公開支持梁振英連任,一定會失票;惟有明確反對梁振英連任,才不致為對手有機可乘。最近的例子是教育界的蔡若蓮。她以獨立身份挑戰葉建源,在教育問題立場上旗鼓相當,但一到了是否支持梁振英連任,立即顧左右而言他,明顯給葉建源比了下去。
其實套用梁振英的說法,立法會建制派候選人大可自問:「公開支持CY,是否對我有利?不支持CY,是否對我同樣或更為有利?」如果當事人沒有梁振英這麼自信,認為不論支持CY與否自己都會是贏家,那麼他便要作出選擇,對選民清楚交代個人立場。
同理,中央也應有這一問:不論立法會選舉結果如何,支持梁振英連任,是否對中央及香港最有利?不支持梁振英,是否對中央及香港更有利?梁振英倘若連任,誰才是真正的贏家?

推行愛國主義邀功

沒有一人一票的直選,香港人沒有資格這樣自問,但1,200人的選委應該自問:梁振英是否唯一能獲中央絕對信任,會忠心不二地推行中央政策及指示,而又能同時獲得市民一定好感,不會不理頑抗的正常港人?
梁振英過去最能向中央邀功的政績,是在政府內部、諮詢架構、公營機構、專業組織以至民間社團,全面推行愛國主義,透過各種資源的再分配和自家人選的替換,令反對勢力不斷萎縮,雖然在過程中或激化了一些活動,但整體而言進賬仍是比損失多,若要繼續維持這個勢頭,堅持甚至擴大中央的強硬路線,讓其連任當會是最穩妥的選擇。
由港大到廉署一連串不尋常的人事變動,以至林鄭月娥一再發炮批評立法會議員,絕不會事出無因,都是要向中央加緊表態效忠。其實,任何人倘若獲得中央垂青,「邀請」參加特首選舉,當不會是泛泛之輩,肯定已獲中央信任,毋須再公開效忠,但若有人志在必得,又或是欲予中央更大信心,因此而選擇多走一步,亦無可厚非,不過與仍在等候「上天指示,內心感動」的外圍候選人相比,香港人對後者的好感當會更易產生,哪一派系和手法較易取信中央,香港人只能拭目以待。
張志剛明知無人肯撐梁連任,改為強調建制派倘若大敗,會導致中央更需信任比今天更強硬立場的梁振英來收拾殘局;這也是梁振英的建制派交代的心戰手法:香港人若不想中央因擔心局面失控而轉趨更強硬,便應投票予建制派候選人,好讓中央能對香港放心,毋須加大力度來防止香港失守。香港人會否相信和接受張志剛和梁振英這邏輯?以今天的民智和民意走勢,恐怕連建制派也不易認同。

周信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