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筆思議】【詩與胡說】本地中小企的集體獨家人情味 - 何韻詩

【七筆思議】【詩與胡說】
本地中小企的集體獨家人情味 - 何韻詩

今年書展,我的自家品牌Hall1c,在去年第一次自立門戶後,再接再厲以獨立出版社的形式擺攤。唯一不一樣的,除了繼續「自己的書自己出版」,推出我的遊記《接近獨行》外,亦首次為別的作家出版著作:畢明的《對得起自己和時代》。
和畢明這個合作,爽快利落。某天閒聊,她說好多文章累積,想出書,但不甘心依賴大型出版社,我說,若不介意我公司規模不大,不如我幫你處理,她說好,然後就這麼決定了。把她過去兩年在《蘋果》專欄的文章結合成書,編輯設計印刷出版我包辦。有網友說,搞不懂為甚麼找Hocc合作就是反被動,其實再也簡單不過。
以往出書,要找通路,唯一的方法就是依靠大型出版社。出多少量,賣多少錢,作者收多少版稅,都非常被動。也別無他法,書籍要讓大眾買到,就要進駐大書店,而書店只願意跟大型出版社合作,結果又是另一種壟斷。

凡事不愁沒出路

然後到了今天,就算你不介意,像我們這些常寫「敏感」議題的「敏感」作者,大型出版社也不見得願意和你合作。就算書出版了,書店左審查右審查,又是另一層被動。但別人沒興趣,是否就要從此放棄不運作呢?並不。
現在網路發達,你若願意動腦筋、不怕煩,凡事不愁沒出路。
今天大眾的網購習慣已非常成熟,甚麼東西想買又懶得出門,上個網,用手機,按幾按,搞掂。物件幾天內直接送到府上,二十幾元的郵費,搭車也不止。自己出版,不需靠別人定生死,書店不進,就在網店售賣。真材實料的話,別人自會找上門來。
另外,獨立實體小店也是重要渠道。我多番強調,大商店雖然財雄勢大,但也別太小看中小企力量。小店雖沒那麼大眾化,但更人性化,對於某些類別的產品,有時候更能對準目標群眾。
不認同?看看我的演唱會集體獨家贊助計劃,就是另一驗證。中小企贊助認購數目短短一個禮拜內已超過200個,各行各業衣食住行包羅萬有,金額比我過往演唱會還要多好幾倍,而且還有bonus,參與商戶帶着人情味到來,個個旨在參與,好人到癲。有商戶發電郵感謝,告知參與計劃後接到新客戶的定單,這是實實在在的宣傳效應。贊助的、受贊助的,互相信任,正面氣氛甚至蔓延到其他支持者,因為這種互動而團結起來,人人為人人。這種守望相助的合作,在純商業社會上,多久沒見過?
有種香港人,必須自創無數可能。無論是獨立出版,還是集體獨家贊助,種種實驗,都是想打破大家以為「唯一」的遊戲規則,用實例去告訴大家,香港的可能性多的是,我們還怕甚麼?走這條路,是比較勞碌,但起碼能讓我們挺直腰板做人,更不需要為了做自己而向誰道歉。
我可以,你冇可能唔可以。

詩與胡說

撰文:何韻詩

野生菇一粒,活在娛樂圈邊境的自由人。
從音樂起步,卻意外地透過創作與生活,看到生命的可能性。
「希望」與「公義」就是自己的信仰。

fb連接 http://www.facebook.com/hocchocc

逢周三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