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以敢於說真話,敢就敏感政治話題發言的內地雜誌《炎黃春秋》,最近因反對北京官方直接接管而自行停刊,以免這份有二十五年歷史的雜誌淪為北京的打手喉舌,沒法為民眾、想改革的黨員發聲,損了清譽。另一方面,內地網上、社會上的民粹主義、愛國主義發飆失控,狙擊所謂「台獨」、「不愛國」藝人的言論固然不斷升溫;近一個星期更不斷炒作南海島礁主權訴訟失利案件,發起圍堵美日韓菲品牌、企業的行動,有人到美式快餐店滋擾食客迫使店舖關門,甚至有人沖昏頭腦看到他人穿外國品牌波鞋向他拳打腳踢,教人看得目瞪口呆,彷彿回到清末義和團時代。
這兩件事表面上看來沒有甚麼關連,實際上反映出中國的一個重要的轉變,那就是逐步法西斯化,成為一個二十一世紀的法西斯國家。
先說《炎黃春秋》被迫自行停刊的事。這份由前中共總書記趙紫陽部下杜導正任社長的雜誌九一年創刊,一直是黨內自由派幹部及知識分子的園地,發行數量不算多,但在中共內部及知識界有一定影響力。最重要的是,雜誌敢於就敏感的議題作深入及多方面的探討,不跟隨官方的口徑,成為中共內部極少數容得下一點異見、一點不同想法的刊物,讓幹部及民眾保住一個少少的出氣孔,可以看到一個沒有那樣扭曲的世界。《炎黃春秋》過去就文革、反右以及胡耀邦、趙紫陽等案件的反思就跟官方定性不同調,贏得敢言的形象及讀者之支持。今年文革五十周年,《炎黃春秋》本也準備刊出大量反思的文章在五月號推出,但在中共高層阻止下被迫刪減,並且不能如期出版。到最近為了令雜誌收聲,北京當權者索性來個全面進佔,把原本的編輯部班底撤換,最終迫使社長杜導正及原社委會決定停刊,情願閉嘴也不當喉舌。
縱容民粹主義發酵
這決定當然令人可惜,因為在北京的強控制下有勇氣、有空間說一點真話的刊物已絕無僅有,《炎黃春秋》已幾乎是最後堡壘。連這點異聲也去掉,說明北京當權者特別是最高領導人習近平進一步走向專權,進一步排除消滅意見,令中國變成一個只有一把聲音的國度。
那麼,剩下的一把聲音做甚麼呢?看來就是操弄民粹、民族主義,令中國內部充斥着民粹主義、民族主義的聲音,成為中共的政治工具。年前中日關係緊張,中國政府就曾透過傳媒、網上鼓動民粹、民族主義情緒,開口閉口教訓日本,結果導致多個城市出現反日暴亂,日本車被推倒,掛着日本品牌的商店被搗毀,甚至只是使用日本名字的商店或日式食店也受到破壞,弄的社會亂哄哄,中國國際形象因此大為低落。
軍事衝突機會大增
近期在北京官方的縱容以至鼓勵下,這股民粹、民族主義再次猛烈發酵。無辜的演藝界人士如政治上非常低調的台灣藝人戴立忍、桂綸鎂忽然被指與台獨有關。香港歌手何韻詩近兩年同樣是受害者。而在南海島礁主權裁決有結果並否定了中國宣稱擁有八成半南海主權及控制權後,北京進一步放任這股民粹、民族主義,不但在網上傳媒上肆意批評攻擊菲美日等國政府,海牙國際仲裁法庭同樣被批得體無完膚。相反,對仲裁庭以及菲律賓等提出的合理論據、材料置諸不理,視而不見。北京官媒並引導民眾把仲裁看成是一場強奪南海的國際陰謀。結果演變成近期一再出現的滋擾、搗亂美資企業、美式快餐店事件。
更糟的是,由於北京全力封殺異見,封殺跟官方口徑不一樣的言論,內地民眾經常只聽到一面之詞,受盡官方輿論操弄,失卻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當北京官方不斷奏起反美反菲反日以至反國際仲裁庭的旋律時,民眾自然層層加碼,爭相以出位言論、行動響應,以示愛國。非理性滋擾、打壓以至打砸搶行動因而層出不窮。運氣好又或北京傾全力控制的話,情況還不致失控,吵鬧一段時間就平靜下來。
一旦北京高層內部權鬥,又或控制失效,這股由官方縱容、鼓動、誘發的民粹、民族主義狂潮便可能失控,不但足以影響在中國的外資、外國企業及僑民安危,甚至可能反過來影響中國的對外政策,迫使中國進行軍事冒險,跟鄰國發生軍事衝突的機會因此而大升,令區域局勢變得更緊張,可說後患無窮。
北京一邊扼殺異見,一邊肆意操弄民粹民族主義的做法,跟上世紀三十年代德國、意大利的法西斯政權不是很相似嗎?
盧峯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