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要論前港督府(今禮賓府)風水,足以撰寫一本書,基於篇幅有限,筆者只簡論一項。中國人陽宅向來喜背山面海,香港未開埠前,管治衙門在九龍城(今九龍城寨公園內),就是典型的背山面海的設計;而當年英國人不懂中國風水,只重實際利益,在中環半山就地形開路建港督府,背海(維港)向山,無意中佈下一個平陽坐空局,盡得宅後維港水龍之力。
風水祖師爺楊筠松有云:「天下軍州總住空,何須撐着看來龍?」軍州是中唐至北宋初年常用的行政區字眼,楊公指大凡州衙坐空並無不可,毋須一定要背靠山龍之力(尋來龍),因凡人口多之城市,地勢必定較平,平洋地以水為龍,以得水為先。
當時俗師時常將陰宅山龍理論用於平洋城市風水,以為凡陽宅坐空(背無山)屬無靠,視為不吉,而楊公強調「龍空氣不空」,正是利用空龍之力,替陽宅做旺(若坐空而不得水龍之力者,不作正式坐空局論)。
難道背山面水反為敗局乎?又非也,凡管治機構背山面水最大好處是較長治久安,但相對傾向保守內向型,不利商業經濟及社會進步。明清紫禁城及九龍城衙門就充份體驗這點。
管治機構坐空設計則利商業經濟、外向智慧型,英國人規劃下之港督府就充份體驗這點。但及後中環發展,高樓大廈林立,閉塞港督府後城門,壞了風水佈局則屬後話。
琛明大師
mailto:[email protected]
本欄逢周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