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截電裝置 長用風險高

無截電裝置 長用風險高

【本報訊】人口普查員獲配置的外置充電器爆炸,先達「手機達人」劉志剛表示每次充電器爆炸,多數與截電裝置有關,有些內地山寨廠的充電器,生產商為節省開支,沒裝截電裝置,長期使用風險較高。

中期人口統計的普查員以平板電腦填寫問卷。資料圖片

應在室溫下充電

劉志剛表示,先達廣場的手機舖甚少售賣內地充電器,最常見只有小米,他自己未聽過Moko牌充電器,對其性能及安全性不太認識,但他認為市民購買國貨充電器要小心,始終質素比較參差。若要購買,他認為宜選購一些貴貨,因為一件截電裝置成本30港元左右,倘充電器只售百多元,生產商基本無利可圖,在零件上做手腳機會較大。
理工大學電機工程系助理教授林國豪指出,現時大部份的充電器都是用鋰電,要是電池溫度偏高,會谷起裏面的化學物質,有機會爆炸。近期天氣炎熱,市民要盡量在室溫下充電,避免令電池溫度不正常飆高,並切勿與金屬物品放在一起。他稱,一般充電器裝有截電裝置,但過往不時發生爆炸,另一可能是電池劣質,或是「邊行邊叉電」所致,導致接觸點磨擦或損壞,以致短路。
■記者黎家駒